北京市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小院漫谈

民族、地域、历史、宗教等因素共同塑造当今俄罗斯文化。

(正文约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在领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的广阔俄罗斯大地上,丰富的文化异彩纷呈。民族文化、社会观念、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共同塑造着俄罗斯文化,呈现出一幅辉煌炫丽的文化长卷。其中,多元的民族、东西交融的文化、精神联结的宗教是俄罗斯文化中最为显著的三个方面。

1

多元多样的民族

有这样一句话形容俄罗斯“鉴于语言、风俗、民族起源、文化的多样性,毫不夸张地说,民族问题是俄罗斯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多元多样的民族特色无疑是形成俄罗斯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境内有个民族,其中人口超过百万的有7个民族,俄罗斯民族占据主体,人口比例将近80%;除此之外还有鞑靼族、乌克兰族、巴什基尔族、楚瓦什族、车臣族和亚美尼亚族。

俄罗斯多民族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虽然民族数量众多,但各民族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俄罗斯族占据绝对多数。即使是在一些以少数民族命名的联邦主体里,俄罗斯人依旧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

其二,俄罗斯各民族人口分布总体处于一种“相对聚居,普遍杂居”的状态。“相对聚居”指的是在32个以少数民族命名的联邦主体中有28个联邦主体一半以上人口是命名民族。

而“普遍杂居”指的是并不存在某个联邦主体是由纯粹单一民族人口组成的,俄罗斯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同样居住在该区域内;而且,即使是在俄罗斯族占据绝大多数的联邦主体中,也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

与多民族相伴随的是管理的复杂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俄罗斯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使得民族问题成为一个始终困扰着俄罗斯执政当局以及制约其国家发展的棘手问题。

俄罗斯采取了民族区域管理和地域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俄罗斯由83个联邦主体构成,包括22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3个直辖市、1个自治州和4个自治专区。俄罗斯在地区划分上考虑了民族特征,体现了民族区域管理的原则。

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共和国、自治州、自治区是根据该区域内人口最多的一个非俄罗斯族来命名的,如鞑靼斯坦共和国。虽然该区域内聚集了许多民族,但由于鞑靼族在此聚居且为该区域内人数最多,因而在命名上更多是考虑主体民族。

然而俄罗斯民族问题始终伴随着分离主义,这在苏联时期已有所体现,90年代后更以车臣独立战争为代表,矛盾的尖锐性更为突出。

当前俄罗斯联邦政府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尚且有所欠缺,电视台、广播、报纸等主要媒体依旧是以俄语为主,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仅存在于人口多数的当地。

除此之外,在议会层面上,如国家杜马中少数民族的代表也较少。俄罗斯应该采取更多支持文化多样性的举措,以拉拢少数民族,凝聚向心力。

2

东西交融的文化

外国人常常感到对俄罗斯、俄罗斯人、俄罗斯人的习惯,爱好,文化非常陌生。比如说,在外国人的意识中总认为俄罗斯文化就是套娃,俄式三弦琴,手风琴,民族服装,男人穿俄式上衣,女人穿卡科什尼克,以及民歌卡林卡raquo;《俄罗斯文化论》一书作者之一的朱达秋曾说:“俄罗斯文化发展既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使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既非东方又非西方,既是东方又是西方的独特的二元性。”

年11月30日,俄罗斯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双头金鹰雄视东西两方,代表着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亚欧两大洲疆域辽阔的国家。

俄罗斯文化的双重性体现在制度文化与民族性格上。首先,从国家体制上来看,历史上俄罗斯所采取的沙皇专制制度既有西方绝对君主制的印记,也受到东方封建专制的影响。其次在民族性格上,俄罗斯人既有西方人的粗犷与张扬,崇拜个人主义;也具有东方人的细腻和含蓄,集体主义的烙印始终影响着这一国家。

除此之外,这种双重性还体现在当前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之上。普京在对外关系中更多是采取“双头鹰战略”,一方面始终要与欧盟以及美国等西方大国打交道,另一方面自年起“向东看”成为普京最重要的战略构想之一。

然而,虽然俄罗斯客观上横跨欧亚大陆,但无论从种族、宗教、历史文化还是自我认同方面,俄罗斯都被当作属于欧洲部分。彼得一世的改革使得近代俄罗斯倒向西方,圣彼得堡着一座欧化城市的建立,是俄罗斯近代文化崛起的开端。在那里,街道、建筑、城市布局的风格,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是欧洲式的。

俄罗斯人渴望被西方人所认同,正如《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一书中所指出——“或许俄国人认为自己是和亚洲有关系的欧洲人,但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就是‘亚洲人’。受过教育的俄国人对自己国家中‘亚洲般的落后’心生愤恨。他们迫切渴望能够被西方人平等看待,能够进入并成为欧洲主流社会的一员。但当他们被西方人排斥或者感到自己的俄罗斯文化被小看,即使是最西化的俄国知识分子也会心存不满,并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大国沙文主义的自豪感(作为一个亚洲式地域辽阔的国家)。”

俄罗斯文化是长期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具有多重文化基因,统治与被统治的历史、欧化和本土化的此消彼长的博弈,使得无论将俄罗斯文化归向哪一类都不尽客观。

但正是在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形中,俄罗斯不知不觉已形成东西文化的融合,具有了自身的文化特殊性。

3

多彩的艺术

人造文化是一种拥有记忆的艺术物品,它是由人类用各种物品制造加工而成的除此之外也包含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科学,迷信,艺术及民间传说。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俄罗斯人创造出了丰富的人类艺术。

一、文学方面:俄罗斯文学是俄罗斯人民完美的和清晰的创作天才表达,而不仅仅是美学,道德和文化价值的表现,俄罗斯哲学的体现。17世纪出现世俗文学,第一部世俗作品是—大祭司阿瓦库姆的生活raquo;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有瓦西里·特里季亚可夫,,米海伊尔·罗曼诺索夫式;19世纪中后期代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十月革命后兴起一批现代文学。

二、电影艺术:年四月俄罗斯有了第一部电影放映机,五月四日彼特堡放映的电影《水族馆》成为俄罗斯第一次电影放映。第一家电影院年在圣彼得堡涅瓦大街的46号开业。俄罗斯电影最开始放映的是一些古典文学创作,民歌、以及关于俄罗斯历史(彼得大帝)的短篇。到年才第一部长篇电影-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以及亚历山大·汉容科夫。年后电影蓬勃的发展,此时出现了一大批新电影公司:有最大的И.Н.叶尔摩利耶夫电影公司等,之后经典电影《雁南飞Летятжуравли》、《回归Возвращение》、《他是龙》等

三、戏剧艺术:现代戏剧的概念是大约年前形成的,古俄罗斯最古老的戏剧可以说就是流浪艺人载歌载舞的表演。俄罗斯第一个剧院是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在位时修的。年,圣彼得堡下令在红场上建造了一座能容纳数百名观众的公共剧院,德国剧团曾在那里献艺。年出现了综合性剧院。年一个名叫梅多克斯的英国人在彼得罗夫卡和彼得罗夫广场交界处建了彼得罗夫剧院,演出歌剧和话剧。年开始成立了皇家剧院。年建立了小剧院,年又建立了专演歌剧和芭蕾舞剧的大剧院。年在圣彼得堡修建了亚历山大话剧院。当时,莎士比亚、席勒的话剧,以及奥泽罗夫的悲剧广泛上演,而俄罗斯皇家剧院的管理人员却依然恪守古典主义方向。19世纪中期,除了俄罗斯戏剧作品的首批杰作—格里鲍耶陀夫和果戈理的话剧,又出现了А·Н·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剧。赖于这些剧本,才出现了像玛丽亚·叶尔莫洛娃、格利克里亚·费多托夫、玛丽亚·萨温娜和波林娜·斯特列佩托娃这样的新一代演员。

伊尔库茨克剧院

四、音乐方面:1.俄罗斯摇滚乐,摇滚乐最开始在前苏联出现,然后在俄罗斯联邦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出现了不同的作曲家与乐队组合。最有名的组合有:时间机器,水族馆,鹦鹉螺。2.俄罗斯爵士乐,第一次俄罗斯爵士音乐会于年在莫斯科小基斯洛夫小巷的中央戏剧艺术学校(这里后来被称为ГИТИС)举行的。3.电子音乐,以当代年轻人为主体,代表歌手Nana。

4

精神联结的宗教

公元年,基辅大公国时期的罗斯王公弗拉基米尔一世把源自拜占庭的基督教(东正教)定为国教,自此,在民族国家形成之前,俄罗斯人的身份认同几乎与基督教(东正教)捆绑在一起。别尔嘉耶夫曾说过:“俄罗斯已成为模糊的概念,而宗教却比任何东西更能够把俄罗斯人联系起来。”

当前俄罗斯境内主要有基督教(以东正教为主,其他还有天主教、新教等教派)、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萨满教等。其中以东正教占据主导,俄罗斯境内东正教信徒约有万人,占据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卡累利阿人、萨阿姆人等。

东正教始终存在于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中,成为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深刻影响着俄罗斯人的文化性格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新生的俄罗斯政权面临着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威的重新洗牌,为了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俄罗斯开始扶持东正教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接替过去苏联时代无神论的角色。

除此之外,伊斯兰教作为俄罗斯第二大宗教,体现了很高的认可度和包容度。在欧洲许多国家依旧在为穆斯林人口增加造成国内民族和宗教冲突激化而苦恼的同时,俄罗斯国内较为宽松的宗教包容态度倒是难得一见的。

这要归功于俄罗斯采取较为包容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对除主体宗教东正教以外的其他宗教的合法行为进行保护与支持。曾有一名宗教人士在接受半岛电视采访的时候说道,“预计到年,穆斯林人口将占到俄罗斯人口的五分之一;再有30年,俄罗斯的穆斯林人口就会超过俄族人”。虽然大部分人对这句话不置可否,但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伊斯兰教在这个庞大国家中的影响。

俄罗斯境内虽然存在大大小小的宗教矛盾,但这些矛盾并未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问题,各宗教在俄罗斯基本维持着相互尊重的局面。

5

结语

民族、地域、历史、宗教等因素共同塑造当今俄罗斯文化。目前俄罗斯就将文化建设作为重建俄罗斯、恢复俄罗斯文化大国地位的重要任务。一系列关于文学、艺术教育、文化保护等的政策、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从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等各领域拉开了重回俄罗斯文化空间的宏伟战略。如今民族、地域、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共同塑造当今的俄罗斯文化。

图文编辑:董顺新

审阅编辑:张立倩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tq/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