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4529.html

大家好!今天是周日~是每周一次的逗妹原创时间~昨天东亚杯终于落下了帷幕,韩国第一,日本第二,中国第三,虽然是创了最差战绩,但逗妹觉得球员们表现挺不错的~今天咱们来说说东亚杯和中日韩足球吧~大家可以在“新浪体育APP-看点”的焦点图上找到最近两天的文章。再也不怕找不到吐槽啦!

  东亚杯结束了,中国队1-2输日本,2-2战平韩国,1-1战平朝鲜,总体来说虽然创了国足最差战绩,但这届东亚杯中国用的是大多数边缘国脚,23人大名单里更是有6名U23球员。以练兵为目的的比赛,踢成这样,还算可以了~下一届的国足,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这一期,就着东亚杯这一个契机,咱们一起来聊一聊中日韩三国足球吧……(没法聊朝鲜,实在不知道他们那边什么样…就知道输球去挖煤…)

  谈中国足球,我们绕不开几个问题,一来谈国足就不得不谈我们国内的种种体制问题,这些说的不只是一遍,感觉有种老生常谈的感觉;二来,一谈到国足,不可避免地我们就会拿自己的足球跟日韩相比,他们的足球和国足相比发展的更好,再考虑到民间三国的关系,所以…

  先从体制说起吧。

  不仅仅是足球,但凡世界范围内市场化程度高,高度职业化的运动,我们都玩儿的不怎么样。但凡是世界范围内市场化程度很低的运动,我们依靠政府多投入,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所以在中国体育史上,刘翔、姚明、李娜、丁俊晖等人,包括现在的邹市明、宁泽涛、孙杨,以及UFC运动员李景亮,这些运动员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   再来给大家做一个选择题。

  一个需要花大钱,至少养40、50号人,一个可以卖上亿的地皮,在一个国际环境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另一个养几个小孩,一个教练,包吃住,健身房那么大小的地方就行,在一个没啥人竞争的领域。而且,前者的目标是小组出线,还不一定能成功,后者的目标是多少块金牌。您选哪个?

  想起在北京奥运会前,体育频道的一个小片子给我印象很深,“菲尔普斯的年薪是万美元,和NBA那些大腕比起来还属于没脱贫致富的阶段。但是,美国队的一块金牌都不敢说稳拿,菲尔普斯的目标是保六争八。”当然,最后他真的狂揽八金。

  没有diss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意思,各位想想,如果各位是体育局领导,每年资金就那么多,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做出选择其实并不难。

  后备力量的建设

  中国足球和日韩足球、欧洲足球最大的不同,是中国足球依赖的是俱乐部后备梯队和足球学校,足球学校要么是让孩子有兴趣玩的,要么也是俱乐部开设的;而无论日、韩,还是欧洲,他们都非常重视学校足球的建设,各个俱乐部的梯队和各中小学都是打通的。

  在中国家长心中,足球和文化课学习是成对立面的,“你个死孩子不回家做作业去瞎踢什么球!”这种话大家不是没听过吧?更何况,现在各学校的足球场,除了做课间操时候开放,平时想去踢球?开什么玩笑!当然了,相对来说京沪地区的一些顶级学校,如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八一中学这种管的倒是没那么严,学生们还是可以在放学时间踢球的,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踢了。

  这可以归结为体制,但是无解。因为我们有高考这个独木桥在,从小就被教育我们要考个好大学,才可能有个好前途。在当今这个社会,学历极其重要,如果一个孩子脱离学校去踢球,万一没踢出来,拿着个高中文凭,他最后能做什么?

  当然了,体制问题管不了,足球问题咱还是管的了的。比如,中国足协出台规定,年,中国足协将正式实施“梯队捆绑俱乐部注册制度”,届时,中超和中甲将必须独立拥有各自的U19、U17、U15、U14、U13五级梯队,中乙必须拥有U15、U14、U13,并且必须代表俱乐部参加中国足协正式举办的各级联赛,否则,中国足协将不给相关俱乐部进行注册。

  足协的初衷绝对是好的,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保证足球后备力量的输入。但恐怕理想很丰满。中国足球登记在册的青年足球人口一共有多少人足协不会不知道吧?如果俱乐部凑不齐人怎么办?滥竽充数?还是倒逼俱乐部和学校进行共建,这样很多家长是否又会说,“我们孩子学习还学不过来呢,哪里还有时间踢球?!”

  曾经提过,日本的学生压力很大,但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在高中阶段是可以选择的。他们的大学普及率没有我们那么高,学生们可以选择考大学与不考大学。日本的高考相当于咱们的会考,高中只管到这一步,如果真的想考好大学,如东大这一级别的话,需要自己花钱报补习班,挑灯夜战比咱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不想考大学,或者考的大学不那么好,那就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比如打工啊,参加社团活动啊等等。当然了,即使高中毕业,他们那边就业形势也没咱们这边这么严峻,还是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的。

  无论是日韩还是欧洲,孩子的学习和踢足球从来都不是对立面的。日韩的俱乐部梯队是和学校打通的,欧洲的俱乐部梯队是和社区相打通的。这样一方面,俱乐部梯队有了充足的生源,另一方面,孩子在放学之后也有了去处。万一俱乐部觉得孩子没天赋,或者孩子觉得踢球没前途,他们在高中之前都可以回到学校继续读书,考大学,或者选择其他的就业方式。而咱们的孩子,如果进了俱乐部梯队,想要再跳出足球这个圈子就很困难了……

  说完后备力量,咱们再说说足球俱乐部。

  中超俱乐部的玩法和日韩俱乐部是不太一样的,中超俱乐部更多的有点像英超俱乐部的玩法。如果大家看亚冠联赛的话,就知道日韩联赛球员中外援比例要比中超俱乐部小一些,起的作用也没有中超的外援大。比起中国俱乐部在亚冠常常用满3+1外援名额,全日班、全韩班我们并不陌生。

  J联赛的射手榜前五位只有一个外援,周二在对阵中国队进球的小林悠排名射手榜首位,他进了23球,帮助川崎前锋夺得了本赛季J联赛的冠军,排名二三位的是大阪樱花队的杉本健勇和浦和红钻前锋兴梠慎三,他们的进球数也都在20粒以上。排名第五位的外援是柏太阳神队达席尔瓦,进了12球而已。今年亚冠决赛为红钻打入致胜进球的席尔瓦,以12球排名射手榜第7。

  受韩国经济水平影响,K联赛的水平渐渐没落。他们的外援和中超相似,被球队当做,但前五中也有两名韩国本土球员,分别是梁东贤和周敏圭。而排名第三位,为首尔FC进了19球的大家都很熟悉,前国安前锋德扬,曾经亚泰队的北埃神埃杜,进13球排名第八……排名第一的是若纳坦,效力于水原三星,有媒体曝出天津亿利要斥资万美元买下他。

  世界足坛的体系是一个金字塔,金字塔尖应该是五大联赛,从理论上说,金字塔尖的球员薪资最高。东亚联赛的水平应该算是在第三梯队,也就是五大联赛的次级联赛,以及一些欧洲的主流联赛。但中超的最大问题是,球员工资水平已经可以直逼五大联赛的球员了,再加上高薪吸引欧洲高水平外援、大牌教练加盟,也就是说中超成为了独立于国际足坛这个金字塔的另一个小金字塔。

  这样做的最大一个问题是,球员留洋的意愿会减弱,当然不是说留洋就一定会有成长,现在国内联赛的水平也不低,但和国外联赛相比,还是有所差距,至少从饮食、训练等等方面,国外联赛都相对比国内联赛有所提升。

  于是,大批球员留洋在现在看来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事情,那么球员们在中超锻炼。客观来说,中超的水平并不差,但在几个关键位置,尤其是中锋和攻击前卫这两个位置,却出现了人员断层,这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位置几乎都是由外援所把控。诚然武磊、郜林、于大宝这几位国产前锋很优秀,但在各自俱乐部里,他们几乎都是外援身后的二前锋,最重要的冲锋陷阵的工作,还是交给外援来做。这样的结果是有些球员确实会在这个体系中有所成长,但在关键位置,我们就会很缺人。另一方面,如果完全拿掉外援,国内很多球员确实会得到锻炼,但是,这种联赛对于球员水平的提升又会有多少?是不是又回到了“菜鸡互啄”的年代?

  从俱乐部运营成本来说,中超俱乐部的运营成本要比日韩俱乐部大得多,基本上就是咱们一个外援的年薪(还不能是那种最贵的),跟人家一支队伍差不多了。但是,基于中国的曝光度,如果一家公司对足球进行投资,那么其实比用这个钱在各个渠道发广告费要好得多。日韩没有这个经济实力,那就小本经营吧~

  改造之路

  在90年代初,日本足球率先进行了改造,他们请到了荷兰人汉斯-奥福特当自己的国家队主教练。彼时日本也和中国相似,足球也处于一种半职业时期。

  当时奥福特对东方文化并不理解,好在三浦知良成为了他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桥梁(大哥现在还踢呢),于是他成功地将西方的开放式足球引入到了日本文化中,在率队获得亚洲杯之后,奥福特的声望到了顶峰。但年日本冲击世界杯失败,奥福特引咎辞职。

  正是有了奥福特的开放式打法,日本国家队确立了自己的足球风格,他们早在奥福特下课后就聘请曾经的巴西铁三角之一法尔考担任主帅,彼时的俱乐部也积极吸引欧洲高水平外援,细数一下当时J联赛的外援吧,英格兰的莱因克尔(名古屋鲸八队)、德国的利特巴尔斯基(市原联队)、巴西的济科(鹿岛鹿角队)和莱昂纳多(鹿岛鹿角队)、意大利的斯基拉奇(磐田喜悦队)、保加利亚的斯托伊奇科夫(柏太阳神队)、前南斯拉夫的斯托伊科维奇(名古屋逆戟鲸八队),除了这些,卡雷卡,尤尔金霍,布赫瓦尔德,姆博马,马萨罗,大劳德鲁普,邓加,德贾明哈…是不是和现在的中国很像?

  他们一直想确立巴西式的打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年之后他们请来了济科,并一直坚持走这种传控路线,直到今天。时至今日,咱们看到在欧洲效力的大多数球员,也都是长于小技术与传球视野,相对来说身体和欧洲球员相比并不占优势。即使如冈崎慎司这样在英超效力的前锋,也是作为大中锋(瓦尔迪)后来的影子前锋。

  而韩国队是在年希丁克之后确立了真正的“荷兰足球”风格,虽然到现在一致认为年世界杯是个丑闻…韩国足球的风格可以说是希丁克确立的,加上韩国人特有的跑到抽筋也得跑精神,使得球队前场配合并没有日本那么繁复,通过边路肋部的插上来进行进攻。之后的多名教练,邦弗雷雷和艾德沃卡特也都是荷兰人,之后的洪明甫等本土教练是希丁克的学生,他们一直在走荷兰风格。

  朴智星当年作为曼联的金牌替补,号称朴三肺,虽然名义上是边前卫,但其实是哪儿都能打,他用不遗余力的奔跑对球队整体进行帮助。-05赛季,科库、范博梅尔两个人组成了绞肉机式三中场,拖后后腰是沃格尔,加上打左边锋的朴智星不断地进行骚扰,在欧冠半决赛中给AC米兰中场造成了极大地麻烦,要不是安布罗西尼,米兰可能就进不去决赛了……(也许进不去决赛反而更好)

  现在的韩国一哥孙兴慜也很适合这种开放式的欧式打法,不遗余力的奔跑,内切射门,没有繁复的传切进攻。韩国足球风格成就了他,他也反哺韩国。

  和日韩两国相比,我们自己的足球风格却一直没有找到。倒不是说日韩走的路就一定对,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经验,也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学哪种风格,但是就足球来说,我们亚洲和欧洲、南美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说远古时期,施拉普纳和奥福特入主各自国家队的时间相差不多,他成功带领中国队夺得亚洲杯季军,随后却在世预赛小组赛没出线,最后被戚务生取代。戚务生之后是英国人霍顿,他也是率队在亚运会上获得季军,但随后奥运会预选赛没出线…接着大家就很熟悉,各种外教走马上任,米卢、阿里汉、杜伊科维奇、福拉多、卡马乔、佩兰、里皮……施拉普纳德国的,霍顿英国的,米卢前南的,杜伊和福拉多都是塞尔维亚,也可以说是前南,阿里汉荷兰,卡马乔西班牙,佩兰法国,里皮意大利……您想打一个什么风格?

  改造是一方面,希望足协别动不动就再换一个教练,沿着意大利足球之路先走下去,这比来回转换风格要强得多…最怕哪天哪位领导闪了脑子把里皮赶走把斯科拉里请来了,或者现在俱乐部的葡萄牙风那么浓,再来个葡萄牙教练之类的,那么至少这几年我们的功夫有白费了…然后还有,U23政策已经很够意思了,别再弄点什么神奇政策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足曾经和世界杯非常近,但最后不敌身体凶悍的新西兰队。此后足协痛定思痛:中国足球差就差在头球和身体上,于是:

  年联赛三大神政:

  1。联赛的比赛打平进加时,加时打平就点球。

  2。头球/角球/定位球破门,比净胜球的时候双计。

  3。队中有国脚被抽调参加比赛,联赛积分+1;场上有打架,联赛积分-2。

  当年联赛最后一轮大连5-5山东,10个进球里面6个头球3个定位球(也有人说是6个头球4个定位球)。然后进加时赛,大连绝杀山东……头球。

  最后山东与北部都是13分,凭净胜球双计力压北部(北京部队)保级;大连与沈部(沈阳部队)都是20分(大连有两个国脚,积分+2),凭净胜球双计力压沈部赢得第三名(大连体委主任盖增圣赛季前接到了大连市政府的硬性指标,必须进前三。)

  里皮的作用

  从里皮上任以来,他就给我们证明着自己的能力,虽然他的能力已不需要证明。但是,自从世界杯预选赛胜韩国,到和叙利亚战平,随后连克乌兹别克斯坦和卡塔尔,再到东亚杯战平韩国、憾负日本,里皮已经带给我们太多惊喜。

  当然,有很多人认为用请里皮的钱来做青年足球会使利益最大化,那么这样的代价就很有可能是我们在短期内都无法亚洲舞台上进行竞技,如果没有一个大牌教练用这样一种“打鸡血”的方式强行给国家队进行提升,那么在郑智、郜林这一批球员渐渐淡出后,国家队很可能进入到空窗期,到时候能否进入20强赛都不一定。

  虽然足球不能急功近利,但是我想任何领导都不会放弃国家队而专职打造青年足球,毕竟国家队才是实打实的政绩。一方面发展校园足球、青年足球(做的咋样咱不说,但至少在做),另一方面提升国家队水平,这没错。

  如果没有大赛锻炼的话,那我们的年轻球员得到的锻炼会更少,在关键球的处理上也会更加毛躁。而且,里皮几乎已经做到了最好,他在世预赛阶段的排兵布阵上很明显地针对各个不同的对手进行了布置,但比赛场上的细节他无法控制,比如武磊在对阵叙利亚时最后时刻抢断浪射,有很多球迷认为这时候应该将球带到角旗区拖延时间,或者稍微降一下节奏,等中场球员跟上后组织进攻等等,这就是球员大赛经验不足的后果。事后来看我们如果拿到这两分,世预赛出现形式就不会这么严峻……

  而且,从东亚四强赛的比赛可以看出,我们的球员在基本功方面确实不如日韩球员,对阵日本和朝鲜的时候,我们的整体都不是很好,几乎被对方压制,这样下去总会有一次进球,王大雷又不是德赫亚……对方一直是一个整体来踢球,咱们球员停球还各种停大了…

  当然这次四强赛我们的目的也是练兵,咱们有6名U23球员入选大名单,其余大多也都是边缘国脚。但是别忘了,韩国和日本来的也都不是最强阵容,比如孙兴慜和日本留洋的国脚都没参赛,整体来说大概是韩国1.5队和日本2.5队…他们更多得是想通过这次的比赛考察一下边缘国脚,为明年的世界杯做准备,咱们的目的是为之后的比赛做准备。所以从宏观上看,这些都是一样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逗妹在扫一些比赛的赛后网友评论,那些人身攻击的不说了,有几条评论比较有意思。

  其中一位网友说,咱们的球员不缺身体、不缺体力,技术层面如果真的拿顶级球员来说相差并不太多,缺的是头脑。这个头脑也就是大赛经验,是对关键球的处理。后防球员该什么时候犯规,在哪儿犯规,怎么犯规,进攻球员领先时怎么踢,落后时怎么踢,虽然教练赛前肯定会布置,但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这个就需要头脑清醒、有大赛经验的球员去控制节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离不开郑智,他对场上形势的判断和节奏的掌控可以说是我们现阶段任何一名球员都无法做到的;于大宝作为一名前锋,他也能洞悉到对方防线的漏洞,把握住仅有的几次机会,完成破门……

  另外就是,逗妹一直不认为把整场比赛的失利归结于某几名球员身上,国家队都是好样的,不应该有本泽马。王大雷也比较惨,对日本和朝鲜,他分别被进了一个神仙球,一个是中线落叶,一个是直接任意球…反正以逗妹的经验,这两球扑起来不容易,即使王大雷有问题也不应该他来背锅…

  最后逗妹想说,我们可以去讨论哪位球员本场比赛表现不尽如人意,可以讨论教练排兵布阵的问题,甚至可以讨论一些决策,但我们不应该去低估他们的进取心与好胜心。球员和球迷的心是一样的,既然站在赛场上就会全力去拼搏,争取胜利,有时候输球他们内心的沮丧是我们理解不了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ms/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