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蕴哈萨克族郑峰
控制白斑发展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52.html 富蕴县有多民族聚居,以哈萨克族为主体,在全县常住人口中,哈萨克族占65%。富蕴县政协文史资料记载:哈萨克族萌发于先秦,生活在当时我国的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及沿天山山脉向北直至阿尔泰山、斋桑泊一带的广大地区。15世纪至19世纪,哈萨克族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分为三个玉兹,即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18世纪中叶以后,沙俄不断侵占我国领土,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侵占了我国的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地区。《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第五条规定:划界之后,哈萨克族“向在何处住牧者,仍应留在何处住牧,俾伊等安居故土,各守旧业。所以,地面分布何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 划界以后,留在我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以中玉兹的克烈、乃曼、瓦克部落,大玉兹的阿勒班、素宛部落及托热贵族几个部落为主,而以克烈、乃曼部落的人数为多。克烈部落还分成阿巴克克烈和阿夏马依勒克烈两大支。阿夏马依勒克烈部落主要在俄国境内,阿巴克克烈部落主要在我国境内。原属清朝管辖的哈萨克人划归俄国,因不愿归入俄国,纷纷迁入划界后我国境内。年,生活在斋桑一带的克烈部落所属12个部落离开原地,迁回阿尔泰山南放牧。 清朝统一新疆后,乾隆35年(年)在伊犁等地的哈萨克族中玉兹的阿巴克克烈部落的很大部分和乃曼部落的一部分牧民陆续返回阿勒泰地区游牧。阿巴克克烈部落分为12个大部落:坚铁克依、贾迪克、阙尔乌什、哈拉卡斯、莫勒科、昆沙达克、依铁勒、契巴拉依厄尔、沙尔巴斯、贾斯塔班、蔑尔乞提、契依莫因。游牧到富蕴境内的阿巴克克烈部落下属有10个部落:坚铁克依、贾迪克、阙尔乌什、哈拉卡斯、莫勒科、昆沙达克、依铁勒、契巴拉依厄尔、沙尔巴斯、蔑尔乞提。 乃曼部落分为9大部落:喀喇克烈、杜尔吐吾勒、萨多尔、马塔依、艾尔克尼克特、巴晏那勒、巴勒塔勒、铁而斯唐巴勒、契尔契提。乃曼部落主要在俄国,有一部分在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的一些县市,游牧到富蕴境内的很少,据年调查,约有户。 因为地处额尔齐斯河源头,塔拉特村被称为“额河第一村”,目前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中大约有50户哈萨克族人家,多口人。村中的房屋统一设计为木屋红顶,与美丽的白桦林相映成趣,既可居住,又可用于旅游接待。这是当地政府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工程。过去这个村庄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由于位置偏远、生产单一,村民的生活比较贫困。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村民不仅在景区就近实现了就业,而且还自主开办民宿、餐宿及民族手工艺品,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者简介:郑峰,山东淄博人,别号山海堂主,云鹤斋主,田园草堂主人,蓼河子等。为政多年,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蓼花河》,《郑峰中短篇小说选》,散文集《梦萦是乡情》《月野集》《山水飞鸿》《郑峰散文选》《田园丹青》,书画集《田园牧歌》等;主编《淄博名人、名景、名物》系列丛书、《淄博民间故事大全》《淄博历史名人》《十四颗树》《新世纪诗选》,大型报告文学集《般阳新潮》;电影《空山》编剧等。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重要展览;作品被多家纪念馆、展览馆、大学图书馆收藏。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lyz喜欢就赞一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ly/8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推荐谈当代马克思主义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