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4325346.html

从服装上看,大多数中国古装影视剧有个糟糕的毛病,只存在两个时代——古代和清代,各种元素乱炖一气。至于民国剧更是罔顾一年几变的流行趋势,时髦女性从辛亥革命起到年代都穿着开衩开到大腿根的紧身旗袍花枝招展,简直闪瞎双眼。

(随手找了张图。章娘娘好美,但为什么明明是个唐朝人,却穿了个貌似是清朝后期才出现的汉族妇女小立领,难道在暗示我们她是穿越的?)

对比起来,西方影视剧的一大优点,就是在造型上精益求精,精确到具体年份。哪怕是几条街景,在路人身上观众也能马上看出时代的蛛丝马迹,是年代还是爱德华时期,是末期还是中期,摄政早期绝对不会与晚期弄混,维多利亚时代更是跨越了好几种流行趋势……

举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乱世佳人》。虽然故事发生在遥远的美国南方,但时髦男女的服装和隔着大西洋的欧洲依然保持着同步。还记得费雯丽出场时穿着南北战争前夕下摆圆圆的克利诺林裙么?这是影史上的经典造型之一。

也就是十年时间,大裙摆不流行了,逐渐演变为年代前部平坦,只有臀部突出的巴斯尔裙。

舔完费雯丽的屏,还是回到神奇动物的时代吧。电影的背景设定在年,正处在一战后黄金时代的尾声,大萧条还远在三年之后。想象一下这时的纽约: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街道,摇摆舞的乐声中裙摆翩迁。

这一切在年代之前还都是稀罕事,或者就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对于女装来说尤其如此。看看图中短发、裙摆仅仅到膝盖的女孩儿们,在那之前,女性从来没有剪过短发,也没有公共场合露出过膝盖。这样说也可以,年代奠定了整个现代女装的基础。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女性不再追求紧绷的胸衣、沉重的衬裙、复杂的裙撑。裙摆从脚踝处提升到膝盖,腰围自然甚至宽松,服装整体轻薄简便便于活动,到此时,女性才解放了自己的身体。

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吧。年之后,妇女们使用了数个世纪的裙撑被抛弃了,她们使用胸衣塑造出s型曲线。到了年代,裙子的线条更加轻盈、柔和、下垂,整体流动感更强而束缚性更少,这时,时尚界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一百年前的19世纪初期,西欧流行过所谓的“帝政风格”女装。那是一种简化的希腊风,没有裙撑,造型简洁,胸线高,衣料薄,裙摆自然下垂。

而到20世纪初,这种潮流卷土重来,“东方风格”再现人间,除了用提高到胸下的腰线和垂坠堆褶的裙摆塑造出希腊雕塑感以外,更多东方元素被加入进来,北非风的头巾、土耳其风格的裙裤甚至日本和服都很流行。到了年代中期,连s型曲线也被渐渐抛弃。

更柔和的曲线,hobbledress蹒跚裙的收紧式裙摆是年后的潮流

胸衣的改变

另一件大事的发生加速了女装的变化,也许你已经猜到,没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多的职业妇女,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妇女,她们都要摆脱衣裙带来的行动束缚。而裙摆也提高了。过去女性的裙摆最多提高到脚踝,但战争期间,巴黎的设计师设计出了露出部分小腿的裙子——虽然只是很少一部分小腿。

随着年代的到来,更大的变革开始了。简单而言就是女装变得更男性化:线条更直、形体更宽松、腰线变低、剪裁更简单。最后一点让非上层社会的女性也能穿上紧跟潮流的时髦服装,因为在那个成衣远未普及的年代,大多数人都是自己或是请裁缝根据纸样裁衣的。

这是一个解放的时代,我们所熟悉的关于现代女孩生活的一切,都可以回到那里,找到源头。

说到年代的时尚潮流,也许你早就听说过“Flapper”这个词。关于它有许多定义,菲茨杰拉德说一个flapper女孩应当是:“可爱、昂贵、刚好19岁。”它是一个20年代女孩所应有的外表和态度的结合体。她投票、开车、抽烟、喝鸡尾酒、跳摇摆舞、听爵士乐、剪短发。

年的flapper杂志

年左右,一个典型的flapper女孩的样貌真正成型了:波波头、低到臀部的腰线位置,“平得像纸板”的身体曲线,提高到膝盖处的裙摆(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裙摆又降了下来,直到年代妇女又露出了膝盖……)。《神奇动物在哪里》中,姐妹俩的几套装束,都特别有时代特色,而且对不同场合的不同穿着体现也相当精准。借着她们的几件衣服,我们来看看一位年的flapper的白天、晚上、工作、入睡,当然还有小内内,都怎么穿吧。

日装

日装的概念相对于出席晚上的宴会或夜生活时穿的晚装。在稍早的时代,女性的日装其实很复杂,有晨装、家居装束(不是现在的家居服)、下午茶装、外出服等等。一天要换好几次衣服。不过时移势易,到了20年代,女人越来越忙了,谁还有空换装?只要够美够时髦够方便,整个白天穿同一套衣服已是常事。就像下面这张海报说的,"AttractiveStylesforEveryOccasion"

就从姐姐的第一次出场说起吧。她的这套衣服看上去很朴素,但在当时却大胆又时髦,为什么?因为她穿着裤子!

这张图片的显示出了这套着装的层次,风衣内穿衬衫和长西装外套。

年代,女性的裤装分为几种。

一种是短裤knickers。这是一种运动场合的装束,比较有制服感,爬山、徒步等等做一些不太激烈的户外运动时用得着。

另一种是阔腿裤。看看费舍小姐里的装扮,和当代流行简直可以无缝对接。

而最后一种,就是姐姐在电影中穿的,完全男性化的裤装。搭配衬衫和男式西装外套,很酷,离经叛道,蔑视一切对女性的刻板定义。

费舍小姐的另一张剧照,她的女伴穿的是花呢西装外套+西裤+当时最时尚的男士双色鞋(Twotoneshoes)。

对比姐姐的另一次出场

说完裤子,我们来说说当时更常见的日装吧,没错,就是裙子。

和现在的裙子一样,年代的女性们的裙子也有连体与分体两种款式。但与现在不同的是,这两种裙子的廓形都相当一致,即上文所说的宽松、垂坠、低腰。而且即便是分体式裙装也都是大多是成套穿着,在设计时就严格按照材质、花纹、颜色上下搭配好,像今天可以在上衣和裙子间进行随意搭配的做法在20年代中后期很罕见。

《神奇动物》中的妹妹奎妮在她那件风衣里穿的就是一件连衣裙。

奎妮的这条裙子实际上是v领,但她在脖子上打了个结,就成了当时流行的水手领款式,几乎每个姑娘的衣橱里都有一件水手领裙子或上衣。侧面打褶也是流行的做法。

材质上,这条裙子很可能是真丝的。当时的女士们更青睐丝绸。各种各样的丝绸,雪纺、绉纱、厚缎、丝绒、塔夫绸……在年代大行其道。经过改良的人造丝柔软爽滑,也开始进入主流。而全棉材质则更多被应用在家居服装和男性衬衫上。

分体裙在年代的角色比较非正式,姑娘们一般在外出、旅行、运动、居家时穿着它,比较正式的聚会则会选择连衣裙。

宽松的上衣+百褶裙是分体裙的主流。20年代早期单独搭配的上衣和裙子的做法比较常见,但到了中后期,上下裙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香奶奶在年的设计

美国凤凰城艺术博物馆的收藏,从色彩和款式上都能看出设计的整体性。

纹样

也许你已经从图片中发现,为什么这些裙子大多数是纯色的?

纯色在年代非常流行,尤其是日装,不过通常会在细节处有一些小点缀。比如下面这件伦敦的Liberty百货公司年的设计,衬里和领口饰带处的花纹很别致。

花纹方面,条纹和水玉波点、花朵装饰和重复的几何图形也很受欢迎。

年Butterick出版的服装裁剪图样

晚装

爵士时代的晚装极为华丽而浮夸,而最特别的是,年到年是女性着装史上,唯一的晚装裙摆长度短于日装长度的时期。

年代的晚装款式变化

跬步君觉得姐妹俩在去酒吧前那次变身的场景很经典,既体现了按场合穿衣的时代特征,又让观众可以欣赏到不同装束下的姐妹二人。

姐姐穿着流行的金属色晚装,边缘有闪亮亮的钉珠,裙身布满薄纱刺绣,深挖的v字领也是年前后刚开始流行的时尚

妹妹的裙子看上去是雪纺,材质和色彩都更柔美。

东方风格、artdeco元素、刺绣、钉珠和亮片在当时的晚装上十分常见。裙摆则轻而摇曳,便于跳摇摆舞。

想象参加一次20年代的晚宴或是舞会,举目所见都是轻纱、羽毛扇、blingbling的装饰、裙摆的流苏、头上的羽毛或缠绕的丝带,有些裙子还带着垂至地面的浪漫拖尾……

内衣

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不会忘记妹妹出场的那一幕,仅仅穿着粉色的丝缎内衣,曲线毕露,瞬间就迷住了胖子。

只是,年代的内衣通常不会那么紧身束型,毕竟,那是一个追求平胸和低腰线的时代……

现实中的20年代内衣穿着效果是这样的

年代,女性们还穿着corset胸衣,也就是在上一个世纪把女人们勒到肋骨变形甚至流产的胸衣。不过如前所述,从年代开始,胸衣已经大大地放宽了,甚至为了抚平曲线,有时女人需要在胸衣外面再穿一层。

年代的胸衣

现代女性内衣的雏形——胸罩,这时已经诞生了。到了20年代后期,胸罩比胸衣更受欢迎。不过目的同样是,也许你已经从图中看出来了——抚平曲线。

胸衣/胸罩是女性最贴身的内衣,当时穿裙装时衬裙也是必须的。有时,裙子在出售时会搭配其配套的衬裙。衬裙不但需要在材质上需要与裙子配套,样式和色彩也同样保持一致。

为了追求简便,一种二合一的内衣“stepin”出现了,顾名思义,stepin就是往身上一套就完事的内衣,这种内衣的特征是在裙摆中央以扣子连接,穿好后更像一条连身裤。

有点难理解,看图就明白了

现在可以回过头去看,其实第一张图中那件肉粉色的内衣也是一件stepin哦

睡衣

另一个眼睛吃冰激凌的场景可能就是两姐妹的睡衣look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场景里只有姐姐穿的是睡衣,而妹妹穿的只是一件内衣。

现在我们习惯了这样吊带的短款睡衣,不过在年代,吊带短款裙装的只可能是内衣chemise或camisole。

这是一件chemise,和妹妹那件”睡衣“的款式和长度几乎一模一样。

与今天不同的是,年代的睡衣必然长及脚面,还带着旧时代的传统。

除了这种传统的长睡衣,另外一种款式的睡衣也开始流行,也就是姐姐穿的pajama。

今天pajama专指上下分体式的睡衣裤。这个词最早是来源于波斯语的借词,意为中东女性们穿的宽松裤,20世纪初,这种宽松裤成为西方女性的宠儿,先在东方风的loungewear(起床后穿的家居装,通常为真丝袍服,可用于见客)中流行,后来成为海滩装和睡衣。

这是海滩pajama

风衣

姐姐的灰蓝色大衣是到今天依然常见的款式,相比之下,奎妮的粉红色风衣就有些特别,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材质——这是一件丝绒风衣。

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丝绒做风衣了,但在年代,丝绒是非常常见的外套材质,(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姐姐穿的那件西装外套也是丝绒的),尤其常用于春秋季节的风衣。

20年代有一种特别的大衣款式,被称为“operacoat”,轮廓为茧型,纹样夸张,多为东方或artdeco元素,用真丝、丝绒和皮草制成。顾名思义,operacoat只在晚礼服外穿着。到了年代,这种形态夸张的大衣渐渐绝迹。

就像operacoat一样,20年代结束了,服装史上让人瞠目结舌的一个年代也结束了。不过,它的遗产依然在。今天的女性虽然已经不穿flapper,不跳摇摆舞,但她们可以展示自然的身体曲线、自由地穿自己想穿的衣服,更不用因为“穿着暴露”而遭受非议……这一切一切,或许都应该感谢年代那些大胆、活跃、敢于尝试、充满想象力、不断追求独立、自由和美的女性们。

END

[延伸阅读]

回复“老上海”看看年代的上海的时尚风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ly/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