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喵都在背工艺美术运动,当时的衣服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作者/卢翀美博思远服装设计专业学员 作为美博思远艺术设计研习社研习喵的一员,本期作者卢翀与你聊聊“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服装”。全文余字,3分钟阅读,正文如下:) 一、背景:工艺美术运动的开展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又称作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其产生的背景是,工业革命以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和维多利亚时期的繁琐装饰两方面同时造成的设计水准急剧下降,导致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设计家希望能够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是: 1.强调手工艺生产,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风格良好; 4.主张设计诚实,反对风格上华而不实; 5.提倡自然主义风格和东方风格。 这些特点对于整个纺织业与服装设计也有着直接影响。 二、工艺美术运动下的服装风貌 这场运动以年英国伦敦的水晶宫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失去势头,一直持续了50年时间。这期间欧洲服饰可以粗略分为两种风格:新洛可可时期服饰和19世纪末期服饰。 1.新洛可可时期服饰 这种风格的服饰,主要指这一时期的女装推崇路易十六时期不追求功能性的华丽样式,裙子膨大化,出现新裙撑---克里洛林。以下一些特征也在这时期服装中由为明显。 1)收细腰 紧身胸衣依然是女性的必须物,这时的紧身胸衣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前方为尖锐三角廓形,与裙相连,显得腰身更为纤细,后背系带; 另一种是衣摆加长,甚至可达膝盖,成为一种长外套上衣(图1)。 (图1) 2)窄衣袖 上衣袖呈锥形、宝塔形,袖形变短,或以披肩代替衣袖。不过所有廓形统一特点均为:衣袖普遍缩短(图2)。 (图2) 3)领子样式华丽 这一时期领子的样式变化繁多,但不管是滚花边还是垂流苏,绣锦纹,都是绝对华丽的款式。而且总是显露大片雪白的肌肤,肩膀弧线追求窄而圆滑,线条流畅(图3)。 (图3) 4)A形与钟形裙撑 这两种裙撑一种为上尖下大的A形,一种为上部宽于下部,自然下垂的钟形(图4)。 (图4) 5)裙摆拖地 由于推崇宫廷风格,后裙越来越长,裙子上的花样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主要有刺绣,花纹,蝴蝶结,各种各样的褶皱(图5)。 (图5) 2.19世纪末期服饰 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以及女性运动的需要,过分硕大的裙子令人行走困难。19世纪60年代后,裙身开始缩水,重点移向臀部后方,裙撑变成前面平直,后面上翘下拖,被称为巴斯尔裙撑,使女子侧面呈S形。该时期服饰主要特征如下。 1)注重后背设计 衣裙背后成为装饰重点,大量蝴蝶结的堆积可增强臀部的立体与丰满感(图6)。 (图6) 2)上衣衣身加长 上衣身一般为袍式或连衣裙的样式,上衣罩于身上,前襟与裙子重叠部位打开很多,或撩起系在背后,或翻起在后身束起(图7)。 (图7) 3)领子变化繁多 深开V领,鸡心领,小翻领较为常见,一字领,弧形领,U型领也时常出现(图8)。 (图8) 4)突显身体线条 衣袖趋于简洁,紧身胸衣关键部位加固,追求凸胸平腹的效果(图9)。 (图9) 5)羊腿袖盛行 19世纪90年代流行庞大的羊腿袖,十分豪华气派,整体女装造型呈X形,裙撑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褶皱系三角布(图10)。 (图10) 三、总结: 新艺术运动时期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艺术,设计领域改革变化的重要时期。 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新的阶级的诞生,新的消费需求的涌现,都对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与服装设计师该如何保持对古典服饰的审美,与平衡对新兴技术带来的新兴的需求,简言之是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我认为这是对当时设计师最大的挑战。 本期作者简介: 卢翀,一个喜欢jk制服,小裙子的糙汉,也是一个喜欢重口味作品,喜欢打游戏的少女。她说自己从会拿笔开始,就一直很喜欢画画,一直喜欢画漫画,但是大学误打误撞考上北服服装,才发现做衣服真好玩——可以自己穿,也可以给养的娃穿。不管是在学校看秀,看老师的发布会、还是去看秀,她都觉得好炫酷的样纸,所以决定考个研深造一下,说不定哪天也能那么炫酷! 研习社好文推荐: 中国服装五次变革暨第一届服装春季运动会 “巴黎屁股”:巴斯尔样式 重绘伊斯兰图案 如何挑选一款称心如意的工业设计产品手绘工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ly/5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方贵族和小资们过去是穿什么样的衣服显摆
- 下一篇文章: 在巴斯,遇见了简middot奥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