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特.基顿(BusterKeaton)是谁?为什么都已经过世快四十年了,又成为电影圈的话题人物?

新片《午夜之后狂恋》的编导群在片中以极大篇幅向巴斯特.基顿致敬,连带地台北电影资料馆九月推出了「基顿专题影展」,放映一系列他在年代的经典作品,很可惜,知道他名字的年轻人太少了,影展人数不多,热潮没有波及太广。

其实,早在电影资料馆还是叫做电影图书馆的年代,图书馆就已经在台北市的统帅戏院办过世界名片大展,巴斯特.基顿自导自演的《将军号(TheGeneral)》就是赢得满堂笑声和掌声的杰作之一,这部片子也是台湾还没有严格执行着作权法之前,光碟市场上到处都看得到的「廉价」但「经典」的DVD。

虽然是经典,却因为太廉价,以致于看的人未必多,这也是DVD氾滥后难免的文化贬值现象,如果你不认识或不曾看过有"冷面笑匠"之称的巴斯特.基顿,其实是观影生涯的一大损失,他在电影发明的那一年出生(年10月4日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也跟着电影成长,在默片的黄金时期达到了演艺事业的最高峰,他的父母亲都是十九世纪未期的杂耍艺人,四岁就开始跟着爸妈走江湖,接受严格的杂耍技艺训练,上台失手会被痛打,上台露出笑脸更会被罚,因为爸妈都相信他们只是在舞台上逗大家笑的艺人,只准观众笑,演员不准笑,这样子的严格训练,也造就了他「泠面笑匠」的独特性格。看完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影迷通常会发现其实他应该是成龙的祖师爷。

因为他们都是杂耍班子出身,都有一身好本事,所以虽然身材奇矮,但是出生入死对他们一点都不困难,随便就能创造无数的肉身奇观。差别在于成龙演技比较夸张,七情上脸,基顿则是跌跌撞撞之余,永远是那一号表情,特别是在「将军号」中的基顿总是在时间差中製造惊险笑料,但是他的肉身宛如不坏金刚,纵跳火车的拙笨及灵巧,交织成让人难忘的五味杂陈大染缸。

最近看过基顿主演的《待客之道(OurHospitality)》和《少年福尔摩斯(Sherlock,Jr.)》两片,更发现其中有太多桥段,多少启发了成龙与许不了这些后继喜丑的表演方式:

一,要结婚的新郎找不到皮带,裤子就一再鬆脱,光是一条皮带的抽送和裤子的鬆脱,就够让观众笑翻了天。

二,巴斯特求婚遭人陷害,不知该如何报复,于是根据福尔摩斯探案準则,跟在对方身后做他的影子,这种如影随形的时间差效果,最是爆笑,学得一模一样当然好笑,模彷过程的出糗,更是让人捧腹。

三,岳父悔婚,基顿决定抢婚,从三层楼高的三层窗户中爬出三条汉子,叠起罗汉(基顿站在最上层)往前走十公尺到另一幢大楼抢新娘,那一幢楼同样有三层高,同样有三面窗,不管是行进,进屋,被人发现紧急迴身,到紧急奔跑的场景,简直就是人体工学的完美表现。

四,基顿很喜欢肉身特技,有时候是真人演出,有时候则是电影技法,例如「OurHospitality待客之道」的悬崖枪战戏,先用远景交代了山崖高度的惊悚,两位演员开始玩绳索游戏时,则跳到了近景(转到摄影棚拍摄),降低了危险性,但是同样一根绳索却又可以发展出互相拉扯,先后从崖顶掉落水面的爆笑场景,这和成龙的最新作品「新警察故事」中他和谢霆峰的高楼绳索戏,也有异曲同功之妙。

成龙和许不了都比基顿晚六十多年出道,但是採用的逗笑方式却没有多大不同。年轻人看不到前辈大师的作品,就以眼前的英雄做偶像,这也是人间很残酷的现实,我侥倖活在中间世代,能够扮演桥梁,尽量沟通上下世代有过的英雄人物,或许也算是帮助影史巨轮顺利运转的小小螺丝钉了。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包食宿微信客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tq/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