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的史诗级比赛仅仅过去1年,拜仁和巴萨这对老友又在本季欧冠赛场再度相逢。只是这两支昔日的“宇宙队”如今已然不是棋逢对手、旗鼓相当——暂且不提巴萨是否彻底跌入低谷,步入成熟期的拜仁确实无法掩饰自己的锋芒。于是就在8年过后,拜仁又一次在诺坎普球场带走了一场3-0的胜利。

面对强势的拜仁,荷兰人科曼麾下的巴萨选择了三中卫体系迎敌。不难理解,巴萨此役的战术重心优先安排在中后场,在落位阵地防守的时候不仅两名边翼卫深度回归,布斯克茨也明显回撤位置,甚至和防线完全持平,可见主动“示弱”的巴萨不仅让出了比赛主动权,甚至让出了中场区域。

巴萨摆出新体系,拜仁则是以不变应万变。众所周知,拜仁这套由范加尔打造,在海因克斯和弗里克时代达到巅峰的体系已然成为球队的战术根基。再到纳格尔斯曼接手球队后,明确表示会继承和提升弗里克留下的战术体系(此前几次变阵实验着实吓出冷汗),所以控有球权、控有中场的拜仁即使在诺坎普球场,依然把自身战术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其中,随着拜仁的体系步入成熟期,不难看出场上11名球员完全融入到球队体系中,各司其职、积极跑位、相互补充,无论是高位压迫,还是阵地进攻,包括诺伊尔在内的所有球员全部参与其中,由此形成了一个强大合体。特别是充满冒险精神的高位压迫,力度和密度近乎滴水不漏,无疑是球队敢于整体前压、主动压制的信心源泉。

相对拜仁的成熟体系,巴萨方面在战术布局方面的劣势确实明显。一方面,中后场的回撤过于纵深,但是针对性的防守依然不足,特别是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穆勒,巴萨球员始终没有给予重点盯防;另一方面,巴萨既然立足防反,但是前场却没有速度保障,除了无法冲击拜仁防线身后的真空地带,几次试图找寻吕克-德容的传中球尝试也找不到准星。

眼看巴萨近乎无法形成进攻威胁,反客为主的拜仁自然渐入佳境。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套体系中,两翼齐飞是主要进攻手段,但是穆勒的串联才是精华,唯独巴萨的防守布局却总是忽略这一点,尤其是防线身前区域给予穆勒足够的接应和活动空间。于是在多次只传不射后,忍不住的穆勒终于在第33分钟于弧顶外突然远射,球击中防守球员后变线破门……

其实,当穆勒打活了,拜仁的整体进攻也就同时打活了。于是你会发现,拜仁在进攻推进的时候,前场总有人会觅得防守真空实现接应;再当拜仁球员持球时,总有多个点在不同方向提供出球点。此外,更不要提拜仁在进攻端善于利用场地宽度,由此通过大范围的转移球而实现轮番冲击。

如此分工合理、人尽其职的整体表现,让拜仁总是如同在场上多一名球员,进而不断掌控球权乃至二点球。例如拜仁的第二粒进球,戴维斯射门被挡后,穆夏拉觅得球权;穆夏拉补射被立柱挡出后又由莱万觅得球权,最终由莱万把球送入了巴萨的球门。这,或许就是拜仁进攻的恐怖之处,即几乎到处都有拜仁球员,而皮球则总在拜仁球员的掌控之中。

在这里,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ly/9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