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集神探夏洛克里致敬原著的几个地方
汇聚中西治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5/5788618.html▋导语:第四季《神探夏洛克》来了。趁着这新的一集还热乎呢,我们就来简单聊聊刚刚播出的第四季第一集中的这些“原著梗”。 对于原著粉丝来说,这剧的一个戳心窝子的点就是,到目前为止的三季9集,外加一个特别篇的主线,全部都是自原著的一个案子改编而来。大多数从名字上就看得出来:比如第一集的“粉色的研究”、第二季的“三签名”、第三季的“空灵柩”就分别来自《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和《空屋》,甚至还有“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这种直接使用原著名称的。 其他一些虽然名字上也许没有那么明显,但是熟悉原著的读者从案情上一下就能看出是改编自哪一部原著作品。比如“苏州码子”和黑莲帮很明显就是《跳舞的小人》里美国黑帮的翻版;贝尔戈维亚丑闻一看就是《波西米亚丑闻》来的;马格努森也显然就是现代版的米尔沃顿,连原著中的撩妹假结婚桥段都保留了下来。 而如果你认为这会降低该系列作为一个悬疑推理剧集的意外程度那可就错了,虽说是在案情上、台词上甚至人物设计上都在情怀满满不厌其烦的向原著致敬,但是这些案情全部都经过了巧妙的再设计和重新编排,并且结合本剧的现代时间设定进行了“摩登再包装”。所以能让原著爱好者既能享受着无处不在的原著梗,一边也没有失去剧情该有的悬念和意外感,对原著粉丝来说真可谓每一集都是一本满足。 PS:本文含有轻度剧透(不会影响观看体验)。 ▋六座拿破仑半身像第四季的第一集属于上面提到的看片名就知道的一类。“六座撒切尔夫人像”很明显改编自原著的《六座拿破仑半身像》。案中罪犯流窜于伦敦特定区域打碎塑像的行为和原因与原著如出一辙,甚至连罪犯的长相、名字和经历都与原著有相似之处(意大利口音?)。不仅如此,编剧还很贱的安排了一个与原著中的包格斯黑珍珠很像的波吉亚珍珠案作为暗线,而当你觉得“我早就知道啦!”的时候又狠狠地给了你一个大嘴巴……就不具体说了,免得给还没看的朋友过度剧透,看过的人一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另外值得一提,剧中六座撒切尔夫人像的5位拥有者的名字也都不是随便起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和原著对照一下。而编剧也通过台词也直接为撒切尔和拿破仑之间建立了联系: ▋你只是在看,而不是观察本集中福尔摩斯有这样一段台词: 这一段应该是出自原著《波西米亚丑闻》: 他解释推理的过程是那么毫不费力,我不禁笑了起来。"听你讲这些推理时,"我说,“事情仿佛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几乎简单到了可笑的程度,甚至我自己也能推理,在你解释推理过程之前,我对你推理的下一步的每一情况总是感到迷惑不解。但我还是觉得我的眼力不比你的差。”“的确如此,"他点燃了一支香烟,全身舒展地倚靠在扶手椅上,回答道,“你是在看而不是在观察。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很清楚的。比如说,你常看到从下面大厅到这间屋子的梯级吧?”“经常看到的。”“多少次了?”“嗯,不下于几百次吧。”“那么,有多少梯级?”“多少梯级?我不知道。”“那就对啦!因为你没有观察,而只是看嘛。这恰恰是我要指出的要害所在。你瞧,我知道共有十七个梯级。因为我不但看而且观察了。 ——《波西米亚丑闻》 当然剧中福尔摩斯对话的对象可不是我们想的那个“华生”,算是恶搞了一下这个台词。 ▋四签名第一集这个案子明着是《六座拿破仑半身像》,但是其实与华生的老婆玛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原著中华生与夫人的相识就是在《四签名》一案中,因此这一集在暗处有很多《四签名》梗在里头。比如比较直接的: “啊!这还算侥幸,我只是说出一些可能的情况,并没想到会这样正确。” “那么你并不是猜想出来的了?” “对,对,我从来不猜。猜想是很不好的习惯,它有害于作逻辑的推理。 ——《四签名》 再比如,本集中福尔摩斯在追踪血迹的时候使用了一只叫做Toby的狗,原著《四签名》中福尔摩斯同样使用过一只叫Toby的狗来追查线索。 当然,最明显的要数玛丽那个四人小队的名字缩写了: AGRA,阿格拉。指的就是古城阿格拉,16世纪到18世纪初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原著《四签名》中整个案子和一切的阴谋都是围绕着一个阿格拉宝藏展开的。 ▋诺伯里本集的结尾福尔摩斯与赫德森太太有这样一段对话: 没有读过原著的人可能对这段台词一头雾水,实际上这一段对话取材自原著《黄面人》。诺伯里是个地名,此案正发生于此地的一幢小别墅。这个案子被华生这样描述: 甚至当他出现了错误,最后还是被他查出了真情。我曾注意到五六种这类情况的案子,其中有两件案子最明显而引人入胜,一件是马斯格雷夫礼典案,一件就是我现在准备讲述的故事。 ——《黄面人》 在该案当中,福尔摩斯信心满满的做出了一连串的推理和分析,可最后事实证明了虽然本案没有以往那些穷凶极恶的犯罪,但这一次福尔摩斯的推理却全都走入了错误的方向。因此在案子结束小说的最后,福尔摩斯对华生说下这样一段话: 这整晚他对本案再也没提起过,直到他最后拿着点燃的蜡烛走回卧室时才说:“华生,如果以后你觉得我过于自信我的能力,或在办一件案子时下的功夫不够,请你最好在我耳旁轻轻说一声诺伯里,那我一定会感激不尽的。” ——《黄面人》 只不过,在剧中福尔摩斯对话的对象变成了赫德森太太。 ▋用折刀插在壁炉上的信本集中有这样一幕: 用折刀把信件差在壁炉上是原著中福尔摩斯的一个经典行为,类似的还有把烟叶放在波斯拖鞋上、在房间里练习射击等等。原著《马斯格雷夫礼典》中华生对此有过尖酸的吐槽: 我的朋友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性格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经常使我烦恼。虽然他的思想方法敏锐过人,有条有理,着装朴素而整洁,可是他的生活习惯却杂乱无章,使同住的人感到心烦。我自己在这方面也并不是无可指责的。我在阿富汗时那种乱糟糟的工作,还有放荡不羁的性情,已使我相当马虎,不是一个医生应有的样子。但对我来说总是有个限度。当我看到一个人把烟卷放在煤斗里,把烟叶放在波斯拖鞋顶部,而一些尚未答复的信件却被他用一把大折刀插在木制壁炉台正中时,我便开始觉得自己还怪不错的呢。此外,我总认为,手枪练习显然应当是一种户外消遣,而福尔摩斯一时兴之所至,便坐在一把扶手椅中,用他那手枪和一百匣子弹,以维多利亚女王的爱国主义精神,用弹痕把对面墙上装饰得星罗棋布,我深深感到,这既不能改善我们室内的气氛,又不能改善房屋的外观。 ——《马斯格雷夫礼典》 关于这段描写中福尔摩斯的那些诡异的生活习惯,本剧之前亦有过描写。比如第一季中在屋里练习射击的福尔摩斯: 另外这个折刀插信件的梗在特别篇《恐怖新娘》中也出现过: 正片中我们的卷福是不抽烟斗的,但是在这个几乎就是由无数的梗组成的特别篇《恐怖新娘》中波斯拖鞋里的烟叶也出现了。 ▋博客中的案件最后,说说在这一集里福尔摩斯疯狂工作时在画面中那些通过华生的博客一闪而过的案件的原型,在这短短的一分钟内多个案件像走马灯一样闪过,让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出自原著《工程师大拇指案》; 可能是《证券经纪人的书记员》,我不是很确定…… 金丝雀训练师,出自原著《黑彼得》中,但案子并未真正作为小说剧情出现。 在一八九五年这难忘的一年中,有一系列奇怪的、矛盾百出的案件占去了他的全部精力,其中有按照神圣教皇的特别指示进行的、对红衣主教托斯卡突然死亡的绝妙侦查,还有劣迹昭彰的养金丝雀的威尔逊的被捕,这为伦敦东区除掉一个祸根。 ——《黑彼得》 而“马戏躯干”可能是《戴面纱的房客》的某种改编,目前我还不确定。 逮捕水母,这显然说的是《狮鬃毛》; 出自原著《退休的颜料商》。 最后,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第一集有些令人失望,似乎有很多的逻辑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有些剧情也显得有些“硬”。不过呢,别着急,不要忘记前三季的第一集其实每次都有这种感觉。在这一集中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其实都非常可疑——我的意思是显然它不是看起来的那样,比如……是吧。所以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从这一集铺开的线来看,还是有理由期待一下的。 更多内容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ly/7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藏未来60天,不得不看的好剧
- 下一篇文章: 拓锐斯特亚欧之旅出发第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