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西班牙画魂委拉斯凯兹
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之后一个世纪,“大航海”的起点——西班牙塞维利亚(Sevilla)诞生了一位影响世界的艺术巨人迭戈·委拉斯凯兹(DiegoVelazquez)。这位“崛起于草莽、高栖在皇家”的伟大画家,一生勤奋不休,即使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光影技巧和画面张力,不断突破自我,他成功本身就是一部励志传奇。 据说,为了把握光亮度,委拉斯凯兹常年点着蜡烛睡觉,他确实达到了梦寐以求的境界,但蜡烛对鼻腔的长久刺激却让他失去了感知味觉的功能。 从时空上讲,委拉斯凯兹无疑是西班牙的骄傲,如果说格列柯是西班牙艺术的开拓者,那么委拉斯凯兹就是引领西班牙绘画傲立欧洲之巅的先行者;从艺术史角度讲,委拉斯凯兹完成了巴洛克风格向伊比利亚风格的完美转换,独自挑起了开创现实主义画风的重担,堪称“西班牙文艺复兴”夕阳中的最后一位旗手。 红酽酽的葡萄酒 年6月5日,迭戈·委拉斯凯兹出生在西班牙生机勃勃的南方港城塞维利亚。父亲罗德里格斯(Rodriguez)是来自葡萄牙的小商人,母亲杰罗尼玛(Jeronima)则是地地道道的塞维利亚人。当时正值西班牙“日不落帝国”鼎盛时期,为了给儿子一个好出身,迭戈取母姓委拉斯凯兹。 委拉斯凯兹没有上过学,十岁被父亲送到画师赫雷拉·维耶霍(HerreraleViejo)的画坊,一年后转到成名画家巴奇科(Pacheco)门下并签下长达六年的“教学合同”。巴奇科的家不仅是画室,还是塞维利亚首屈一指的艺术沙龙,很多诗人、作家、画家、评论家经常聚在这里高谈阔论,委拉斯凯兹耳濡目染接受了很多人文知识。 年,16岁的委拉斯凯兹已经能够单独做画,所存最早作品是年的《三位乐师》和《桌边三男子》,两图画风基本一致,暗黑的巴洛克背景,微笑的人物以及精致的餐具和食物,无论构图还是功力,都乏善可陈。 《三位乐师》 第二年的《煎蛋老妇》令人刮目相看,画面采取“对角线切分法”,以老妇的右手肘为中心,对角分为四块,每一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被来自左上方的光源牵引着,盆子、鸡蛋、勺子、罐子、刀子环环相扣,无论怎么分散,最后都把观众的注意力汇聚到老妇脸上。 《煎蛋老妇》 《煎蛋老妇》构图 《耶稣在玛利亚家》是委拉斯凯兹的另一幅成名作,他使用了能够拉伸景深的“画中画”构图,位于前景左面的玛达和玛利亚构成第一平面,右上方小窗的耶稣和两名信徒组成第二平面,“人神共处”的画面给人一种虚幻的真实感。 《耶稣在玛利亚家》 年委拉斯凯兹创作了不少优秀绘画,《派特摩斯的圣约翰》、《圣托马斯》、《圣保罗》、《塞维利亚卖水人》等等,其中《围桌的农夫》左边的老者是老师巴奇科,中间给老师倒酒的是小师弟梅尔加(Melgar)。画好后,这幅画一直在摆在巴奇科的客厅,有一天,塞维利亚“艺术家协会”主席乌赛达(JuandeUcedar)来参加沙龙聚会,站在绘画前端详良久,喃喃发问:“谁画了那杯红酽酽的葡萄酒?” 《塞维利亚卖水人》 《围桌的农夫》 有了乌赛达的加持,委拉斯凯兹迅速走上成名之路。年3月14日,不满18岁的委拉斯凯兹顺利通过“画家证书”考试,以专业画师的身份加入“艺术家协会”,拥有开画室、收学生的资格。但他没有马上另立门户,而是一直拖到第二年四月,与老师的女儿胡安娜(JuanaPacheco)喜结连理,这才正式开始自己的艺术之路。 年春天,在老师和梅尔加的陪同下,委拉斯凯兹来到马德里,为诗人贡格拉画了两幅肖像,贡格拉推荐他为执政官奥利瓦塞公爵(CondeOlivarse)画了一幅《骑马像》,公爵非常满意,旋即将他引荐给刚刚继位的菲利普四世。 《骑马像》 委拉斯凯兹自此进入皇宫,先后为国王完成了《半身像》、《手拿信笺的菲利普四世》、《权链像》、《穿铠甲的菲利普四世》、《书房里的菲利普四世》、《穿猎装的菲利普四世》等多幅肖像,还为王室画了《玛莉亚公主》、《嘉尔多思公主与孩子》、《伊丽莎白王妃》、《卡洛斯王子》、《王子骑马图》、《拿猎枪的费尔南多亲王》、《圣母升天》等多幅作品,只花了七年时间,就成为众望所归的宫廷首席御用画家。 《手拿信笺的菲利普四世》 《穿铠甲的菲利普四世》 《玛莉亚公主》 《嘉尔多思公主与孩子》 《伊丽莎白王妃》 《王子骑马图》 《拿猎枪的费尔南多亲王》 皇家影像记录者 年4月初,佛兰德斯伟大画家鲁本斯以外交使节身份造访马德里,委拉斯凯兹奉命全程陪同,两人解下深厚友谊。此时的委拉斯凯兹尽管已经非常出色,依然接受鲁本斯的建议前往意大利开阔眼界。年8月10号,委拉斯凯兹从巴塞罗那乘船沿地中海一路西行,一个月后在热那亚登陆。 出国前,他的两幅作品《受鞭刑的基督》和《酒神》在西班牙掀起轩然大波——关于前者,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基督实施鞭刑的究竟是古罗马士兵还是天使;至于《酒神》,形成了壁垒分明的两派,上流社会认为这是一幅有失宫廷画家水准的“入俗画”,坏得很!劳工阶层则认为此画反映了葡萄园“采摘节”的欢庆场景,好得很! 《受鞭刑的基督》 《酒神》 游历意大利三年,委拉斯凯兹的作品不多,主要有《美迪奇花园》、《约瑟夫送还血迹外衣》、《年轻朝臣》、《圣托马斯的迷惑》等。 《美迪奇花园》 《约瑟夫送还血迹外衣》 《圣托马斯的迷惑》 其中《火神冶炼厂》最具代表性,这幅作品是巴洛克风格向现实主义风格转换的分水岭,画面采用竖分法,左边的阿波罗虽然头戴金冠却不是该画主角,主角是四名肌肉虬劲的冶炼工人。画面的第三焦点是右边工匠正在打磨的精钢战甲,这才是阿波罗来到冶炼厂的真正目的。 《火神冶炼厂》 返回马德里的委拉斯凯兹很快被敕封为皇室“衣饰总管”,紧接着又升为“宫廷监察”、“王宫会计”和“皇宫规划总监”,这意味着菲利普四世已将宫内琐事交给画家全权负责。 繁忙的职责没有降低创作速度,年第二次远赴意大利之前,委拉斯凯兹画出了大约幅油画,既有大气磅礴的《战胜布雷达》、场面宏大的《王室狩猎图》,也有访饥问苦的《侏儒塞巴斯蒂安》、天高野阔的《圣安东尼和圣保罗》,还有悲天悯人的《十字基督》和市井风情的《女占卜师》。 《战胜布雷达》 《王室狩猎图》 《圣安东尼和圣保罗》 《十字基督》 《女占卜师》 当然,数量最多、成就更高的仍属皇家肖像,如《卡洛斯和达沃思》、《巴斯特王子在骑术学校》、《菲利普四世骑马像》、《玛利亚·特蕾莎公主》、《卡洛斯王子十一岁像》、《伊莎贝尔王后骑马像》等等。 《卡洛斯和达沃思》 《巴斯特王子在骑术学校》 《菲利普四世骑马像》 《玛利亚·特蕾莎公主》 《伊莎贝尔王后骑马像》 香艳旖旎的《照镜子的维纳斯》绘于年,是委拉斯凯兹唯一的裸体画,画中人是他的情妇芙拉米娜(FlaminiaTriva)。作品以镜子做媒介,通过“镜中人”展示普通油画所不能体现的“第二平面”,可以看作《耶稣在玛利亚家》对空间探索的延续性实验作品。 《照镜子的维纳斯》 年6月末,委拉斯凯兹从罗马返回马德里,几天后,菲利普四世的第二任皇后生下国王的掌上明珠玛格丽特公主,委拉斯凯兹用多幅画像记录了小公主的成长。最为有名的《宫娥》绘于年,三百多年来一直被艺术院校当作油画典范反复剖析——光彩夺目的公主位于画面中心,除了她的姐姐妹妹和侍女,还有中景的两位宗教人物,马德里女修道院长乌罗雅(Ulloa)和为公主施洗礼的主教贝杜沙多(Pertusato);画面左边是委拉斯凯兹,右二是侏儒巴尔布拉,国王和皇后则以影像的方式出现在公主身后的镜子里。 《宫娥》 年,委拉斯凯兹被封为“皇家总管”,官事缠身的他作画越来越少,《织女》一画时断时续,足足用了两年才完工。这幅伟大作品画境更深,为了让观众具有参与感,委拉斯凯兹将背景设计成小舞台,每位欣赏者的第一注意力都会放在这个高光的拱形区域,然后才收回目光注视近景处的纺织姑娘。 《织女》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委拉斯凯兹终于在年获封贵族称号,三年后的8月6日因病去世,相隔六天,夫人胡安娜也跟着去了天国。 END 北大光华杂志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ly/2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明星都追捧的蛋糕店,请你免费吃9寸大蛋
- 下一篇文章: 头条菜鸟联合5大快递上线星等级,快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