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771.html
党建引领人才振兴湖南湘潭:搭建对口帮扶永顺教育“立交桥”案例概述

年,湘潭市“三区支教”调整为重点支持永顺县;3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主动作为、各类学校积极跟进、支教教师辛勤付出,全方位、多层次搭建了一座湘潭对口帮扶永顺教育的“立交桥”。

案例情况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湘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口帮扶永顺县工作,在制定的《湘潭市对口帮扶永顺县脱贫攻坚两年行动计划》《湘潭市对口帮扶永顺县脱贫攻坚年度工作要点》文件中,均突出教育对口帮扶。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来永顺,走访慰问帮扶队员和支教教师,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协调当地部门为支教教师提供更加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3年来,湘潭市为永顺教育投入扶贫资金万元。盘龙集团设立万元盘龙朝阳花教育基金,团市委希望工程办、湘钢一中、湘潭市教育局团委及社会捐赠资金达80余万元,均用于资助永顺贫困学生。

(二)教育系统主动作为湘潭市教育系统与永顺教育部门积极开展亲密交往,湘潭市教育局印发了《湘潭市教育局对口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教育和体育局帮扶工作方案》,与永顺县教体局签订了《湘潭市教育局对口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教育和体育局教育帮扶协议》。同时,湘潭市教育局将对永顺的对口帮扶工作纳入对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学校的绩效考核。湘潭市教育局选派优秀支教教师,组织湘潭市学科教研员、名师工作室成员、骨干教师前往永顺县举办业务培训、赛课等教研交流活动,鼓励园校结对,开展研学实践。多次选派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来永顺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湘潭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胡湘南介绍,湘潭市教师编制紧张,目前有代课教师多人,但出于责任和担当,每年均委派30名以上教师对口永顺支教。

(三)各学校积极跟进湘潭市和永顺县20所中小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定期互派老师,推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发展。

湘钢一中与永顺县二中结对。湘钢一中校长王敏调研制定“两种帮扶方式、三项帮扶目标、六个帮扶方向”,因地制宜探索出对口教育帮扶模式。年11月,湘钢一中党委书记卢学农为永顺二中全体党员上了一堂以《旗帜鲜明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为题的党课,全面介绍了湘钢一中党建开展情况及成效。永顺县13名高三教师来湘钢一中听课、交流、参加教研活动,并留下彭桂莲等教师在湘钢一中跟岗学习;同时,接受8名高三学生到湘钢一中跟班就读,并按“四类”标准免除学生的学杂费。年7月,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了由傅朝晖校长、廖和平书记为主组成的送培团,为永顺县名教师开展了“如何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培训。

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与永顺县砂坝镇中心小学结对,为砂坝学校建立了教育帮扶资源库,开展了留守儿童团体心理团辅、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为砂坝镇中心完小名贫困留守儿童送去爱心书包、书籍和文具,为16户困难家庭儿童捐赠爱心款。湘潭技师学院、教育学院、生物机电学校、工贸中专等四所职业院校,积极与永顺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对口交流帮扶。

(三)支教教师辛勤付出年以来,湘潭市广大教师积极申请到永顺支教,将支教山区当作自己的家,将山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支教故事,彰显了伟人故里支教教师新时代“四有”教师风采。

湘乡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刘志德,连续两年主动申请支教永顺。年12月,湘潭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胡湘南到永顺慰问支教教师时,看见这位老同事,满怀关心地问他:“你为什么不辞辛苦地到永顺来支教了?”刘志德笑答:“到永顺支教一是组织需要,二是我又找到了当年激情澎湃的年轻感觉。”湘乡四中的屈原泽、陈幼平夫妇,在永州、凤凰、永顺三地支教7年,被大家称为“支教专业户”。

图文

湘潭市扶贫办

综合整理于人民网、大众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Bilibili

编辑

王辉

责编

郭宇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zz/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