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更好地推动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根据《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年)》、《郑州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号)和《郑州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郑发〔〕1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推进方案。 一、总体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任务 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整合郑州现有智慧应用数据资源,消除数据壁垒,打通各类信息和数据孤岛,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建立和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围绕智慧城市在“善政、惠民、兴业”等方面的作用,推进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和应用,最大程度方便市民和企业办事,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二)工作目标 到年底,基本建成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体系、精细精准的城市管理体系、融合创新的信息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体系,为郑州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和软实力提供重要基础和强大支撑,打造成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综合竞争优势突出的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二、重点示范应用工程及分工基于智慧城市总体发展目标,结合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遵循“急用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围绕集约共享的基础设施、多元普惠的民生服务、智慧高效的城市治理、融合创新的产业经济、低碳绿色的宜居环境等方面,推进示范应用项目建设。 (一)公共基础设施1.加快各类部门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 在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已经实现市、县、乡三级纵向贯通,市直、区直各部门和实体政务大厅已经接入本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一是完成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的升级改造,加快各类部门行业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的迁移。二是各级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要求全部接入本级电子政务外网。三是各县(市、区)、各开发区完成本级电子政务外网等保测评工作。年完成。 市数字办牵头,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照行政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市政务云平台服务保障能力 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实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提升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通过招标建设政务云平台,实现多服务商的良性竞争;政府购买服务,为各单位、公用事业企业提供第三方专业化的运营和综合服务。年完成招标和建设任务,年完成40%的系统迁移,年完成80%的系统迁移。 市数字办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照行政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和完善政务数据目录编制,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和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编制市级、县(市、区)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完成与省级目录管理系统对接,提升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支撑服务能力。二是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动态调整和审核录入机制,明确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需求。三是按照省、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要求,完善市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各部门非涉密政务数据按标准规范全部接入市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平台进行全域共享交换。年完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梳理、编制,完成70%的数据归集工作,年完成95%的数据归集工作。市数字办牵头,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照行政职责分工负责。 4.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围绕城市在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交通运行、环境保护、园林绿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为民服务等方面,通过数据归集、智慧应用、大数据分析,充分挖掘与发挥数据在感知城市、管理城市方面的应用价值,建设集城市运行监测、可视化展示、应急联动、资源调配、智能决策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为市领导及各级工作人员提供城市稳定运行的全景透视图,使其成为郑州市城市管理与运行的“大脑”和“中枢”。年完成项目立项,年完成招标和系统建设。 市数字办牵头,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行政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针对各单位内部各自领域分散建设不同类型的信息化系统,导致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僵尸系统”等问题,各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加快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一是关停“僵尸”系统。二是通过内部业务系统梳理,整合成综合业务的“大系统”,构建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体系,为全市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打下基础。年完成内部系统梳理,年完成关停“僵尸”系统和整合成综合业务的“大系统”。 市数字办牵头,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行政职责分工负责。 (二)智慧政务领域 1.以政务服务系统建设为抓手推进便民服务 围绕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统筹推动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成市级统一的政务服务网络和平台建设,完成“四级联动”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在全市的推广应用,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2星以上事项全覆盖,50%以上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30%以上事项达到“四星级”标准。二是全面推进行政权力事项在线办理,打造郑州“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品牌。通过梳理优化“最多跑一次”权力事项业务标准化流程,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共享”和办事材料共享互认,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年完成。 市政务服务中心、数字办按照职责分工牵头,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照行政职责分工负责。 2.以协同办公为抓手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围绕政府部门“办文、办会、办事”等核心管理业务,建设和完善集电子公文管理、行政事务管理、信息发布管理为一体的协同办公平台,有效提升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一是构建全市政务大OA体系,全面覆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多级组织,实现公文管理、会议管理、信息管理、政务督查、协同办公、移动办公、内部邮件、即时通讯等日常办公应用。年完成。二是按照“全要素覆盖、全过程管控、全方位展现”的基本思路建设智慧督查系统,建立督办事项信息库,明确责任体系、时间节点及落实推进计划,便于各级领导随时掌握工作落实情况和干部履职情况。年完成。三是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完成纵向覆盖市—县—乡镇三级、横向联通政府部门的全市政务云视频会议系统,和原有各单位视频会议系统兼容对接,满足视频会议、视频会商、业务培训、指挥调度、视频接访、移动接入等业务应用需求。年完成。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按照行政职责分工负责。 (三)民生服务领域1.推进“一平台一号一卡” 畅通便民服务渠道积极整合资源,推进全市“一平台一号一卡”建设,使市民诉求表达更顺畅,政府服务更便民。一是建设一体化全天候的郑州城市公共服务APP及白癜风什么症状白癜风哪里治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zz/1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欣意通智能城乡物流,5天签约12家运转
- 下一篇文章: 中山市古镇最新物流公司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