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勒布伦(-年)是路易十六时代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她是闻名肖像画家巴斯特尔·维瑞的女儿,在家庭影响下从小酷爱绘画,并成为名画家格瑞兹的学生。后来嫁给古画珍藏家、同时也是画家和画商的勒布伦,从而以“维瑞·勒布伦夫人”之名活跃于画坛。她天赋极高,生性聪慧,又受父亲、师长和丈夫的熏陶与匡助,终于成为为数较少的女性画家中最闻名的一位。她糊口在洛可可艺术统治的年代,但她厌恶那种浮夸的矫揉的庸俗画风,倾向新古典主义风格。

年,维瑞·勒布伦夫人被邀请到凡尔赛王宫为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画像,从而声誉鹊起,名闻遐迩。法国大革命时期,她流亡国外十二年,曾先后到过意大利、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瑞典,以画肖像为生。当时欧洲各国都以能得到她所画的肖像而感到荣幸。她在法国时,曾经被选为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士,在国外,她又获得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荣誉教师”的称号。年返回巴黎,仍致力于肖像画,现在共存有八百多幅作品。晚年她不再画画,而是专注于回忆录的写作。

维瑞·勒布伦夫人的肖像画的艺术特色,在于她善于捉住最足以反映人物个性最能使人打动的一瞬间,赐与完美而充分的刻划。她的写实功夫非常坚实,对人物的形状特征、衣饰刻划得十分细致,又善于利用色彩和明暗对比使人物性格十分凸起。她在肖像画上最大的贡献,是将法国古典主义的肖像传统引向当代,她的作品具有超脱的、古典的韵味,带有纯朴、清新的气味。她的画没有十八世纪那种艳服肖像画的夸饰,与《路易十四像》的豪华相反,而是细腻、委婉、精致、优雅,富于感情。固然她也画有为应酬而作的带有庸俗矫饰风味的作品,也受有洛可可的某些影响,如过分扭曲的线条之类,但是这样的肖像画为数未几,主要作品都能挣脱时尚,挣脱程式的束缚。

维瑞·勒布伦夫人代表作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

《画家和她的女儿》

巴黎卢浮宫藏

《画家和她的女儿》是作者最精彩的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写照。女画家梳妆服装朴素典雅,端庄奇丽,目光温柔而蜜意。她俯身坐着,十分洒脱优雅,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女儿无邪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穷妩媚。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构图采用了不乱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和谐,线条柔美洗练,背景不加任何陪衬,更凸起了主题。

《丰收带来的富饶》

巴黎卢浮宫藏

《丰收带来的富饶》是维瑞·勒布伦夫人的另外一幅精彩的作品,在卢浮宫珍藏。作品中,两位锦绣的青年女子因丰收而欢快交流,白衣女子像一位刚出嫁的新娘,头上戴着艳丽花朵,脸颊上泛着红晕,裸露一只饱满的乳房,也许是喝醉了酒,摇摇欲坠,倒在青衣女子的怀抱。她的手臂上夹着一个半隐现的铜壶,里面的酒好像已经喝光。脚下有一个果篮,里面装满红红的色苹果和麦穗。这幅画没有那种浮夸、矫揉的画风,而是致力于人物的形状特征、人物性格的刻画。女性画家特有的细腻、精致、优雅和丰硕的情感跃然于画上,笔下的各式人物布满个性、真实和感人。她的画给当时的法国画坛带来一股纯朴、清新而富有古典韵味的气味,把法国绘画引向新古典主义之路。

维瑞·勒布伦夫人作品选粹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

画家的自画像

↓↓↓↓《戴樱红色缎带的自画像》

德克萨斯肯贝尔艺术博物馆藏

↓↓↓↓年《戴樱红色缎带的自画像》局部

↓↓↓↓《戴草帽的自画像》

英国国立美术馆藏

↓↓↓↓《戴草帽的自画像》局部

↓↓↓↓《勒布伦与两名学生的自画像》

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

↓↓↓↓《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

巴黎卢浮宫藏

↓↓↓↓年《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局部

↓↓↓↓《自画像》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

画中勒布伦头戴一顶朴素的白色圆帽,双唇微启,睁大着眼睛,神情中半是惊讶半是纯真。阴影处左侧放置着一幅尚未完工的玛丽女王的肖像,女王脖颈上的珍珠项链闪耀着光泽。这是维杰·勒布伦多幅自画像中的其中之一,但似乎是最为精致用心的一幅:画中既是一位艺术家,又是一名显贵,尽显女性温柔,又不失专业水准。

↓↓↓↓《画家的工作室》

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藏↓↓↓↓《自画像》

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藏

画家笔下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

在法国历史记载中,玛丽·安托瓦内特被人们称为挥霍之徒、魔女、淫妇,甚至有传闻说她用鲜血沐浴。然而在法国女画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勒布伦所画的肖像画中,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的最后一位王后显得如此温柔、娴静、端庄。如果没有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勒布伦给玛丽·安托瓦内特绘制的一系列肖像,那么我们心中对于这位法国末代王后的想象将会与历史文献描述相似,可见这些画作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

↓↓↓↓《着宫廷盛装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年年受到玛丽王后的母亲——玛利亚·特蕾莎女王之邀,维瑞·勒布伦夫人为王后画了一幅巨型全身肖像,从签名中可知当时画家仅22岁。这是维瑞·勒布伦夫人画的第一张正式王后肖像。玛丽·安托瓦内将此画视为一项伟大成就,并把它送到了维也纳她母亲那里。这幅肖像画远不完美——皇后的白色裙撑看起来又硬又闪,如同上了漆的金属一般,背景中则杂乱堆砌着各种建筑元素。不过,这幅画却取悦了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她对自己女儿身着宫廷礼服的庄严仪态毫无兴趣,但她认为画作对玛丽神情的处理极好地展现了她的高贵、甜美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的特质。

维瑞·勒布伦夫人在回忆录中曾写道,“我第一次去为王后画像。她那时正处于一个女人美貌与青春的巅峰(当时王后24岁)。玛丽·安托瓦内特有着高挑而匀称的身材,尽管略微有些丰腴,但却恰到好处绝不过分。她的手臂十分好看,双手小巧且有着完美的形状,脚也非常迷人。并且,她拥有全法国女性所能有的最好的仪态:端庄尊严地昂着头,标志着她在整个宫廷中王后的身份。不过她庄重的仪表,丝毫无损她脸上那种甜美与和蔼的气息。”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与玫瑰》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藏

法国历史上洛可可之母是蓬巴杜夫人,而玛丽王后所支持的其实是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在这幅肖像上,比较蓬巴杜夫人的那些肖像画,可以看出两种艺术风格在女装设计上的明显不同。首先是去掉了层层叠叠添加的丝绸蝴蝶结,改以单一的丝结作为装饰,领口加以蕾丝边装饰,突出女性形体美,改变了袖口繁复的设计,去掉大量蕾丝层,概括说就是设计从简,不失雅致。而发型却要比洛可可时期的发型来得更为夸张,配上大帽子和大鸟羽彰显身份的尊贵。

↓↓↓↓《执玫瑰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藏

这一幅是玛丽·安托瓦内特最有名的肖像画,画里的王后穿着宫廷装在特里亚农花园里。画面中的女王娇弱沉静,可现实中的她却被历史搅得不平静。在画作完成后不到十年,她就被马车押送往协和广场,在那里迎接她的是断头台。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和她的孩子们》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藏

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前夜,为了平息公众对王室的不满,王后请维瑞·勒布伦夫人为她创作了这幅肖像,以显示自己是贤淑高贵、不干朝政的合格王后。为了向法国人民证明,他们心目中放荡、冷血的皇后实际上是一位慈母。画中的皇太子手指向一个空的婴儿床,意指在绘画过程中女王刚刚失去的仅11个月大的孩子。可惜局势并非一幅画作所能挽救,两年后,王后被送上断头台,勒布伦也流亡国外。

↓↓↓↓《身着蓝丝绒裙的玛丽·安托内特》

伊丽莎白·路易·维瑞·勒布伦不但是玛丽·安托瓦内特最喜欢的画家,也是她的朋友。维瑞·勒布伦夫人为玛丽·安托瓦内绘制肖像画成就了勒布伦的事业,和皇家过从甚密也让她有很长一段时间远离故土。年10月,国王与王后从凡尔赛宫被押送至巴黎,幽禁在杜伊勒里宫中。维瑞·勒布伦夫人则提早逃离,开始了她整整12年的逃亡生涯。勒布伦逃亡时既没有丈夫的陪伴,也没有钱财傍身,她拥有的仅仅是自己的名声和才能。

画家笔下的孩童

↓↓↓↓《伊丽莎白的女儿朱莉》

勒布伦对孩童的细致刻画也很出名,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年她为自己的女儿朱莉所画的一幅肖像。画面中6岁的小女孩手执一面镜子,正仔细端详自己的脸。

↓↓↓↓《波旁王朝的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公主的肖像》

↓↓↓↓其他孩童肖像画

画家笔下的贵妇

↓↓↓↓《莱韦森高尔夫人肖像》

私人收藏↓↓↓↓《伊利济公爵夫人的肖像》

在一些半身肖像中,勒布伦对女性小卷发和华贵织物的再现能力简直无可挑剔。在这幅肖像画中,公爵夫人身着白色衬衣与黑色外套,头戴一顶插花的草帽。画面随意得几乎就像快照一般,颈边衣领的褶皱柔软如花瓣。

↓↓↓↓《格朗夫人》

年↓↓↓↓《卡德鲁斯公爵夫人》

堪萨斯尼尔斯阿德金博物馆藏↓↓↓↓《折叠一封信的淑女》

俄亥俄州托雷多艺术博物馆藏

↓↓↓↓《沃德勒伊夫人肖像》

美国加州保罗盖兹美术馆藏↓↓↓↓《侯爵夫人们》

美国华盛顿区国家画廊藏↓↓↓↓《杜莎夫人》

美国华盛顿区国家画廊藏↓↓↓↓《格兰德夫人》

年↓↓↓↓《瓦尔瓦拉·伊万诺夫娜》

年↓↓↓↓其他女性肖像画

离开法国逃亡的最后六年,维瑞·勒布伦夫人待在俄国。在那里,她替许多王后、公爵夫人以及上流社会的姑娘们画肖像。而与此同时,她的故乡则陷于革命与反革命的动荡中。和她一样流亡的同胞们极少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因为他们付不起她出的高价。在她的绘画中,有精致的卷发、浮夸的装饰、华丽的布料,金钱也许无法买到美貌。维瑞·勒布伦用画笔记录下无数美人——她是圣彼得堡最炙手可热的“镜子”。

男性肖像画

其他题材作品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口碑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zz/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