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们自始至终都携带着一百分热情与期待的百老汇英文原版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已经开票近一个月的时间啦,距离首场演出也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部描绘着彷徨时期的情感复苏;融合着音乐天才格什温的交响诗与芭蕾明星的舞蹈;包揽着六项奥斯卡小金人和四项托尼奖的五星好评音乐剧……

是否有吸引你,打动你,让你怦然心动?你是否又愿意与“她”来一场触动心扉的浪漫邂逅呢?

在看这部音乐剧的高清放映版本和各种渠道的宣传海报时,剧院君立马被眼前这件欧式复古小黄裙所惊艳到,清新脱俗的样式,白色的内裙衬恰到好处的增加了一丝古典而不张扬的视觉效果。

而后在音乐剧中女主所穿的各式复古仙女裙,相信一定都令爱美的姑娘们心中默默种下一棵小草,回家暗暗翻起了某宝。

除了女主的裙子之外,音乐剧中群演们的服饰也是各式各样、美轮美奂:多样的色彩,自然垂肩,收细的腰身,宽摆的长裙和装饰华贵的宽檐帽子……这些服装样式都是上世纪欧洲女人穿着风格的真实写照。

精致与奢华,是浪漫的法国人所看重的。他们讲究服装造型与生活品质相对比,选料丰富、设计大胆,使法国的服装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非常高的盛誉。

服装设计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法国文化本能相对开放,易与其他地域的文化相融合。古往今来,法国人都将服装作为一门非常考究的人体艺术,他们所注重的设计风格与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多样的改变,创新性,包容性与多元化永远是决定法国服装文化浪潮的重要元素。

现如今我们熟知的时装品牌香奈儿、迪奥等都起源于法国,设计师也大多来自于法国。大概因为法国服饰这种继承传统又喜欢颠覆传统的设计特点,从17世纪初期巴洛克时代就开始影响着形形色色的法国人了吧。

相信很多朋友对法国服饰的演变历史非常感兴趣。所以剧院君今天要带大家一起去了解法国部分时期的服饰风格特点,来帮助大家未来可以通过服饰风格来迅速的定位一部音乐剧的历史时期与历史事件。

当然啦,爱美的小仙女们也可以寻找这些复古装束去拍一组美美的照片。那么,快一起来了解一下17世纪至19世纪法国历史长河中女性服饰文化的演变过程吧~

一、庄重豪华:巴洛克时期-Baroque(-)

巴洛克(Baroque)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不圆的珍珠”,最早是指一些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

而后期,巴洛克一词经常用来表示17世纪出现的雄伟蓬勃、不合常规又反映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艺术样式。

所以,在法国服装史上,十七世纪初期至十八世纪初期之间服装文化的进程被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法国风女装的特点是使用大量的缎带、褶皱、花边和无数的花饰,华丽十足。可想而知,宽大的帽子、高领花边、带羽毛装饰和厚重的裙摆都是那个时期的典型服饰。

在当时,路易十四亲政,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促使王公贵族们过上了极其奢华的生活,豪华和排场也成为了彰显权势的必需品。所以气势雄伟而富有动感的服装风格,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典雅悠扬:洛可可时期-Rococo(-)

相对比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冲击,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整体看起来真的是纤细优雅了许多。

这种突破性的改变被称为“Rococofashion”,繁复的装饰与精细的剪裁是洛可可风格的鲜明特征。曲线和繁缛的流动性驱使着女装风格更加女性化。

政治方面,18世纪的法国,执政的路易王朝渐渐失去活力。而那个时期的上流社会,开始风靡一种贵族和资产阶级谈论文学与政治问题的社交活动,俗称“沙龙文化”。

这样的活动中,人们开始追求现世可把握的幸福与享乐、注重生活趣味、倾听内心的声音,从而形成了与巴洛克那庄重豪华、洋溢着生气的男性风格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纤弱柔和、精致典雅的女性风格。

在当代,洛可可风格对诸多世界知名的服装品牌都有渗透和影响。

如FENDI芬迪年的春夏新品就着重打造新洛可可风格,KarlLagerfeld的设计将繁复的图案与动感活力风格相交织,可以说是把古典诠释的足够时髦。

FENDI年春夏款女装系列现代洛可可风格

三、古风新绎:新古典主义时期(-19世纪20年代)

经历了格外优雅的洛可可时期,就到了新古典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服饰风格是绝对反对洛可可时期服装样式的繁琐过剩,精细艳丽。它崇尚着古典美的质朴,追求简约、崇尚人类最自然的纯粹形态。

这时期的法国人对服饰的追求也跟随主流趋势的影响下逐渐淘汰了那些过分繁杂的装饰,以更加健康,朴实而自然的古希腊服装视为典范。

剧院君个人认为,这个时期的服装特点倒是和现在受许多人追捧的无印良品风有许多相似之处,服装样式与《一个美国人在巴黎》里主角们的服饰也有几分相像呢,更贴切于现代风格,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这种简洁单纯的构思的服装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有体现,如华伦天奴(Valetino)的许多套装和连衣裙都有着这样的小心思。

华伦天奴(Valetino)年春款

四、浪漫风潮: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20年代末开始,法国女性的装扮迅速从简约自然风转向到浪漫主义风格。

宽大的肩幅,膨大袖形,纤细的腰身和鼓膨的裙摆,使得服装的整体造型成为“X”型。这种造型在当时炙手可热,非常流行。

看过《乱世佳人》那部电影的朋友有没有觉得,这个时期的服装和电影里的十分相似?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小编对黑白欧洲电影的唯一记忆。

在那个拿破仑帝国覆灭、政治风云变幻、长期战乱的历史时期,环境影响着人们心底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情绪。因此,许多人开始反对古典主义、逃避现实、憧憬富有诗意的空想世界。人们逐渐倾向于个人主观的情绪,与这种社会情绪相对应的,女装也就被创造出一种充满幻想色彩、婀娜典雅的姿态。

如今,许多服装品牌设计师也经常致敬19世纪的浪漫主义。

如AlexanderMcQueen年在巴黎时装周的秋冬大秀,以蝴蝶为主题,各种流苏、收腰、繁杂的装饰都呈现出一种浪漫主义风格,被媒体称为——破茧而出的极端浪漫主义。

AlexanderMcQueen年在巴黎时装周的秋冬大秀

五、新洛可可时期(-)/巴斯尔时期(-)

19世纪的下半叶的法国服饰文化是先新洛可可风格,后巴斯尔风格。

新洛可可时期继续推崇着路易十六时代的华丽样式。女装裙子沿袭着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膨大化倾向继续向极端推进,裙撑也由圆顶屋形变成了金字塔形,裙子上的装饰品也越来越多。

新洛可可时期理想的女子形态是纤细典雅又带着些许忧伤、面色白皙而小巧玲珑,听起来是否感觉颇有点林黛玉的意味。

而在19世纪7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欧洲各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也给当时人类社会生活和文明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类的思想与观念开始向现代化转变。

巴斯尔时期最鲜明的女装服饰特点就是去掉了庞大繁杂的裙撑,在身体后半部用铁丝或鲸须做成撑架使衬裙都被整理好堆在臀部,并且流行上下都紧身的样式,裙子下摆变窄,现代化趋向性逐渐明朗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GUCCI在巴黎的TheatreLePalace剧院发布的年春夏系列新品,也是在向最好的巴黎时代致敬,所谓以流光溢彩的美丽致敬-年的好莱坞歌舞片。

而这一季新品的广告大片中就包含对于年的歌舞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经典片段致敬的场景。

除此之外,这个广告片的创作灵感还汇集了《娱乐至上》、《蓬车队》、《绅士爱美丽》、《雨中曲》等多部经典电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GUCCI年春夏系列大片中突显时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部分场景吧~

剧院君熬夜整理的法国服装文化知识,有没有让大家眼前一亮而对法国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更加感兴趣呢?

小时候看欧洲怀旧经典电影,对20世纪之前欧洲女子的服装风格的印象就是华丽而浮夸的长裙。

今天的学习之后,剧院君发现一个国家的服饰文化演变也是受每个时期的政治因素影响颇多的,人们对时尚的认知也跟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突破不断创新。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生动形象的法国文化生活,就请锁定北京保利剧院7月2日-7日百老汇英文原版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我们在这里等你。

百老汇英文原版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年,《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汇集全球团队,联合来自法国、中国和美国的合作伙伴,并携百老汇原版女主、原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舞者LeanneCope,以及30多名百老汇和西区表演者组成的实力演员班底,将在南京、上海、沈阳、北京、郑州5城的保利剧院进行全国巡演。

7月2日-7日,百老汇英文原版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将来到北京保利剧院,保利剧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tq/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