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middot物联网成都市航空
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成立 据媒体报道,近日,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成飞·青羊创新中心建设落成仪式在航空工业成飞航空高科技产业园举行。 航空航天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下,搭建航空航天领域技术与成果交流平台,推进航空航天领域业务跨界融合,促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和成飞·青羊创新中心应时而生。 据介绍,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以助力成都打造航空经济先发城市为己任,持续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上下游和左右岸资源要素整合提升,坚持以扩大“朋友圈”做强产业生态圈。联盟将充分发挥政企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引领联盟成员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全球视野推进开放合作,建立健全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等。 成飞·青羊创新中心将依托成都航空产业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创新资源聚集、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综合性航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形成对航空产业发展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的技术创新网络,致力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航空制造创新中心。 中国北斗,写照自主创新的志气据人民日报消息,北斗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更说明只要矢志创新,中国完全可以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往往具有通用特点,能够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中国的自主创新再次取得里程碑式成绩。中国北斗,星耀太空!不久前,伴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收官之星”成功布阵太空,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七星就是中国人辨明方向、把握时节的标志。如今,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闪耀天际,组网形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提供一流的卫星导航服务,指引着人们追逐梦想、走向远方的脚步。北斗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为世界卫星导航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更说明只要矢志创新,中国完全可以自主掌握核心技术。 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结晶,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浓缩着中国科技创新的不凡之路,写照着中国人向着星辰大海进发的不屈志气。正如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所说,“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今天,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00%,北斗导航系统为我们带来的将不仅是更精准的定位、更精确的数据,更是充足的战略底气和安全感。 核心技术往往具有通用特点,能够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北斗导航系统正是这样。不久前,在备受瞩目的珠峰测高中,北斗导航系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建设提供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支持无人机实现精准喷洒等防疫作业的,也正是北斗导航系统。 其实,近年来,从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实现实时监测、及时报警,到在广袤田野上大展身手,助力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再到在7万余艘渔船、多万辆营运车辆上守护交通运输安全,越来越“接地气”的北斗导航系统,正在为各行各业赋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数据显示,如今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也已经有70%以上提供了北斗导航系统服务。相信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它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助力。 从当前看向长远,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速了数字经济到来的步伐,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更加精准的导航系统。犹如城市运转离不开水和电一样,时间基准和空间位置基准对数字经济至关重要。许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就离不开北斗导航系统的赋能。 正如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所说,“北斗导航系统是新基建的基建,是基础的基础”。同时,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北斗导航系统正助力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创新应用加速发展。相信未来,随着“北斗+”“+北斗”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完善,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也将不断提速,从而开启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的巨大发展空间。 如今,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导航系统,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正在随着“太空桥梁”不断延展。未来,闪耀在苍穹的北斗卫星,也将引领人类的梦想和脚步走向更远的远方,为绘就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数十载耕宇牧星,北斗全球组网部署完成?两颗GEO导航卫星联手,不仅能回答用户“我在哪”,还能告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tq/4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城市之光从国王十字街区到武昌活力之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