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讯middot郯城文学第三期出
10月,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无限美丽的日子里,《郯城文学》第三期终于和读者见面了。相信本期精美的装帧,丰富的内容无疑会给大家带来十分的喜悦。 有一位作家朋友如是谈刊物的质量:一本杂志如果有一篇文章可心,就值得买下来;如果有两篇妙文,那这本期刊就值得收藏。因此可以认为,我们奉献给读者的《郯城文学》第三期值得大家收藏。本期刊发的文章皆是自然来稿中的优秀作品,还有向全国知名作家、诗人的约稿:《书里的巴斯克维尔猎犬》、《倒计时》、《路也的诗》、《菲娜·加西亚·玛鲁兹诗选》。 经孙柏昌先生允许,本刊首发了他的译作《探访》组诗。古巴女诗人菲娜·加西亚是拉丁美洲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获得了“巴勃罗·聂鲁达”拉丁美洲诗歌奖,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暗示、隐喻和转喻等修辞技巧的大量使用使诗作像这个世界一样隐晦难懂,这种写作表现了社会物质繁盛的表层下,人类灵魂的游离、荒芜、无所依附的深层困境。作为国内著名西班牙语系译者的孙柏昌先生,其贡献不仅仅在于“把诗翻译成诗”,更重要的是为汉语的诗歌创作添加了新的元素。 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在《书里的巴斯克维尔猎犬》中提供了一种有趣的阅读方式:没有外事外物“骠着”,作者阅读时很难入心,找对了环境,书外的精彩和书里的世界就能够同频共振,沉淀到心里,形成牢不可破的稳固记忆。读书和回忆书名本来是体会和共情的静态思悟,在鲍尔吉·原野这里有了更复杂和有趣的体验。每一部作品都要与生活的边界有所关联,尽可能多地去及物,去和身边的遭逢发生最真实的联系。这种读书法当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不妨碍我们对鲍尔吉·原野阅读方式的认同:及物式阅读与内心的恳切有关,能保障我们对内心和这个世界的尊重。 《镜子》是诗人路也的一组抒情诗,作品像欢快流淌的小溪,清澈、透亮。作者对生活的诗性表达,不是沉郁的,不是燃烧的,更不是思索的,她用一种相对安静的笔调与生活对话,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下完成与庸俗的对抗和美的重塑。区别于同时代诗人的是她沉静安定的心灵,定静生慧,所以她能于庸常之中发现特异,于流俗中提炼出鲜活,于繁冗中保持纯粹。独特鲜活的诗歌语言如磬的声音那样清醇,悦心,让人在内心中共鸣起轻灵而幽远的愉悦情感。 新生代科幻小说作家孙赛波的《倒计时》描写的是人类大灭绝后,智能计算机“鸿蒙”创造了一个用标准程序延续人类生存的“理想国”。小说正是围绕着追查标准国的异化群体——倒数组织开始的,最终追查到了标准国领袖伏羲身上,这时候标准国里的所有人都站在了伏羲一边,于是“世界”被重启,“伏羲被阳光刺醒,打了个哈欠,决定从今天开始计时,一”。小说在时间上是未来,植入的是科技元素,但其思想源头是规则的捆绑与解缚,幸福的空想与获得,得了“真”,即通往无限,即解缚,这是小编读《倒计时》后的一点体会。 本期隆重推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专辑”,本辑选发了我县知名作家、诗人和外省著名诗人歌颂党、歌颂祖国的高质量作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表达了作者爱党、爱国的博大情怀。 开卷有益,初心不忘。有各级文联、作协的指导,有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厚爱,有文学名家的鼎力帮助,《郯城文学》一定会越办越好,一定会实现办刊的既定目标。
长按 传承郯城文化 构建文学家园 投稿邮箱 tczx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ms/9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让福尔摩斯点赞的全球最大旅行书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