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俊采之文

联天下书局

01

Mymindisall,justabodyattachment.

头脑是我的一切,身体只是一个附件。

——《血字的研究》

经典的贝克街B号,极致的推理能力,偏执而专注的个性……夏洛克·福尔摩斯的艺术形象经久不衰,闻名遐迩。

这位大侦探出自一位天才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笔下。而柯南·道尔的人生也如同福尔摩斯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柯南·道尔自幼喜欢文学,他的心愿是创作出严肃高雅的历史文学作品。

他曾是一个杰出的运动员,拿过板球冠军,做过拳击手,在斯诺克界也小有名堂。

他毕业爱丁堡医科大学,有过数年的从医经验,后终是走上了作家之路。

02

Whenyouhaveeliminatedtheimpossible,

whateverremains,howeverimprobable,mustbethetruth.

当排除了所有其它的可能性,还剩一个时,

不管有多么的不可能,那都是真相。

——《四签名》

十九世纪末,欧洲的侦探推理小说流行一时。彼时的柯南·道尔刚在朴茨茅斯新婚安居,为了赚些外快,爱好写作的柯南·道尔便开始尝试着去迎合大众爱好,撰写一部推理小说。

柯南·道尔在提笔时可能不会想到,一个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将会从自己的处女作中诞生;更不会想到,自己笔下的主角,未来竟会成为取代自己的“真实”存在。

年,柯南道尔的第一部作品《血字的研究》问世。几经退稿,才发表在《年比顿圣诞年刊》上。

这部作品的主角就是夏洛克·福尔摩斯。和其他作家笔下的侦探一样,福尔摩斯拥有观察仔细、推理敏锐的特点,但他所具备的超凡观察力,和在破案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手段,却是此前一众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

另一个独特的设定,是约翰·华生这一角色。华生是一名军医,自阿富汗受伤归来。华生是普通人的化身,既是福尔摩斯的搭档与好友,也是案件的见证者和冒险的讲述者。在读者和福尔摩斯之间,他是一个完美的中间人。

《血字的研究》反响平平,杂志社用25英镑的稿酬买下了这本书的全版权。拿到报酬后,柯南·道尔长舒一口气:“终于有时间去搞纯文学创作了”。

不久,一位美国编辑看上了《血字的研究》。他向柯南·道尔发出了约稿邀请,并许他英镑的稿费,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再加之接到约稿函时,柯南道尔的孩子刚好出生,碍于生活拮据,他不太情愿地写下了福尔摩斯的第二个故事《四签名》。

年,《河滨杂志》横空出世。这本杂志势头颇盛,创刊几个月销量就赶上了其他几家老牌杂志。柯南·道尔写出一个短篇《波西米亚丑闻》,尝试性地投到了《河滨杂志》。此文一出,立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柯南·道尔也正式为读者熟知。

《河滨杂志》向柯南·道尔一口气约了六个故事,这些故事是相互联系的短篇,每月刊登一个,像连续剧一样刊载半年。柯南·道尔开创了案件发生——调查——破解的“三幕剧”形式,并运用科学手段进行理性分析。史无前例的连载方式、引人入胜的作品内容让读者为之疯狂着迷。

在福尔摩斯的形象塑造上,《河滨杂志》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邀请了插画家SydneyPaget来绘制福尔摩斯的样貌:猎鹿帽、烟斗、放大镜……这一形象深深植入在大众的脑海中。

SydneyPaget原著插图

03

Althoughstupididiotbutthereisalwaysmorestupidhumancheeringthemon.

笨蛋虽笨,但还有更笨的人为他们鼓掌。

——《四签名》

在连载福尔摩斯的这段时间,柯南·道尔逐渐摆脱了拮据的处境。但另一件令他苦恼的事情发生了:福尔摩斯的形象已经“活了”,这个角色从书稿中跳出来,一把抓住了作家执笔的手,使柯南·道尔难以再去做其它任何事情。

对于柯南·道尔来说,福尔摩斯系列不过是娱乐性质的创作,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严肃的历史作品才是自己的追求。柯南·道尔希望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去书写骑士精神的故事、勇士的故事,而不是这些被归类于坊间文学的侦探小说。

BernardPartridges作品

《被困住的柯南·道尔》

柯南·道尔是一名尽责的作家。尽管心中万般不情愿,但他仍保证着每月刊载的短篇质量。一边是自己的文学梦想,一边是大众对福尔摩斯的呼唤,柯南·道尔内心备受煎熬。

柯南·道尔产生了让福尔摩斯杀青的想法,但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他干脆向《河滨杂志》提出增加稿酬的要求,数额远超过之前。本以为会被回绝,但杂志社却欣然答应了这个条件。无奈,柯南·道尔硬着头皮,开始了福尔摩斯的新系列连载。

新系列的热度持续不减,大众越发迷恋福尔摩斯这一形象,甚至在寄给柯南·道尔的信件中,相当一部分的收件人标注着福尔摩斯的名字。这让柯南·道尔苦恼不堪,他似乎不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个记者,记录着福尔摩斯侦破每件案子的过程。

04

Ifyouprecisedestruction,

inthepublicinterest,

Iamwillingtoacceptdeath.

如果能确切的让你毁灭,

为了公众的利益,

我很乐意接受死亡。

——《最后一案》

终于,柯南·道尔下定决心要和福尔摩斯做个了断。他创造了莫里亚蒂教授这个超级反派,智商和福尔摩斯相当,被称作“犯罪界的拿破仑”,站在福尔摩斯的对立面。在最终的故事《最后一案》中,莫里亚蒂和福尔摩斯在莱辛巴赫瀑布进行了一场世界对决。对决的结果,是二人扭打着双双坠落于汹涌的瀑布中。

“我会让福尔摩斯在莱辛巴赫瀑布安息,即使意味着连同我的银行账户一起。”

——柯南·道尔

柯南·道尔结束了福尔摩斯的故事。他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在和福尔摩斯的斗争中获得了最终胜利。愤怒的读者随即纷涌而至,源源不断的抗议信投向了杂志社和柯南·道尔手中,整个伦敦因为福尔摩斯的离去而笼罩着悲伤。

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辱骂和威胁都没有让柯南·道尔产生妥协的念头。他感觉自己恢复了活力,可以去尝试无数新鲜的事物,文学创作的梦想似乎触手可及。之后他环游世界,去苏丹担任战地记者,自告奋勇参军,并自掏腰医院。柯南·道尔尽全力享受着自己来之不易的自由人生。

05

Insuchabigcity,

amongthousandsofpeople,

itshardtoknowwhothesepeopleare

orwhattheirpurposeis.

在这样大的城市里,在成千上万的人里,

很难弄清这些人是谁,或他们怀有什么目的。

——《巴斯克维尔猎犬》

从年到年,人们对福尔摩斯系列作品的热情丝毫不减。但这八年间,柯南·道尔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他的父亲查尔斯去世,他的妻子路易莎被诊断出肺结核,尽管柯南·道尔进行了悉心照顾,但路易莎还是离开了人世。贫穷也再次成为了柯南·道尔所要面对的问题。

于是,柯南·道尔决定重拾阔别许久的推理文学创作。他开始在脑海中构思着一部精奇的推理作品。这部小说需要一个侦探主角,柯南·道尔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创造新角色的念头。命运般地,他重新选择了曾一度成为自己梦魇的福尔摩斯。不过柯南·道尔并没有设计死而复生的桥段,而是直接把事件发生的事件提到了福尔摩斯死亡的时间之前,福尔摩斯以奇怪的方式重出江湖。这部影响了数代人的回归作,就是《巴斯克维尔猎犬》。

在《巴斯克维尔猎犬》中,福尔摩斯的形象一直闪烁不定。他时常缺席,并且还会犯下错误,和往日的大侦探形象有了不少差异。这其实是柯南·道尔内心矛盾的体现,但这并不影响这部作品所获得的巨大成功。

福尔摩斯的回归让读者们兴奋不已,让他复活的呼声此消彼长。柯南·道尔起初态度坚决,但当美国杂志《考利尔》给出了十三个故事六万五千美金的稿酬后,他思来想去,还是答应了让福尔摩斯起死回生。年,《空屋》问世,福尔摩斯变戏法般地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柯南·道尔终是选择了妥协。此后的创作生涯中,他乐此不疲地为福尔摩斯写下了三十余篇侦探故事,福尔摩斯的传奇也走向了世界各地。

06

Wherethereisnoimagination,

thereisnohorror.

没有想象,就没有恐惧。

——《血字的研究》

晚年的柯南·道尔亲历了残酷的战争。战争结束时,柯南·道尔59岁,他的大儿子也在战场上死亡。这使得柯南·道尔性情骤变,为了使自己得到慰藉,他开始相信超自然和灵魂,并着了魔似的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抛除理性主义的部分,柯南·道尔的心中始终有浪漫主义的存在,他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柯南·道尔在晚年奔波于各地,只为寻找一种和逝去的亲人再次产生沟通的方式。

年7月,阿瑟·柯南·道尔因心脏衰竭离开了这个世界。柯南·道尔有一颗冒险的心和豪迈的侠士精神,笔下的福尔摩斯系列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传奇。他和笔下的福尔摩斯从对抗到妥协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谈资。

福尔摩斯的形象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为人所爱,相关的改编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不再局限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伦敦,福尔摩斯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身份出现。这些作品中始终不变的理性、正义和勇敢,正是柯南·道尔精神的传承。

END

#汇文说

如果您有任何创作/出版问题

可以在首页给我留言

我会第一时间回复您的消息

为您解答疑惑!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ms/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