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大力促进法非关系,法国却越来越不受
增加援助、归还殖民时期的文物、承认种族灭绝的失败、深入年轻一代……法国总统马克龙对非洲大陆的动作一直都是积极的,但作用却是相反的。 上个月,一支为了打击伊斯兰武装分子的法国军队在穿越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时多次被抗议者封锁;今年9月,马里总理在联合国指责法国缩减军队部署是在“放弃他的国家”而获得了一波同情;在西非的进步人士和青年人中,经常能够听到废除西非法郎的呼声,认为这使法国能够控制国家经济。 那么,为何法国在非洲越来越不受欢迎,甚至批评声前所未有之大呢? 5月2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卢旺达基加利大屠杀纪念馆向遇难者献花圈。(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殖民主义的傲慢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马克龙自信的个人风格,或者是批评者所说的傲慢是一大因素也因此犯过外交错误。 年11月,在13名法国士兵在马里发生直升机坠毁事故而丧生后,马克龙要求西非领导人飞往法国参加紧急会议。这被认为是新殖民主义的傲慢,尤其是在马里和尼日尔当时遭受严重的军事损失之际。此后,马克龙被迫迅速调整路线,飞往尼日尔首都,向阵亡军人致敬,并将峰会推迟至年1月。 然而,造成如今法国不安的原因,还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科特迪瓦政治分析家西尔文·恩格桑(SylvainNguessan)称,我们的父母大多了解殖民时代的屈辱,总是有很多与殖民有关的历史争议。 在非洲国家独立之初的几十年里,法国保持着与非洲高层和精英的关系,在这种被称为“法非特殊关系”(franafrique)的历史中,关系网内的既得利益者相互保护,却罔顾人权和政治透明。虽然法国不是唯一一个与非洲独裁者联盟的国家,但他们的关系尤为密切且毋庸置疑。 其中,致命的失败是在年。当时,卢旺达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JuvenalHabyarimana)发起种族灭绝,法国作为当时的盟友却没有采取行动阻止大屠杀。 马克龙试图改革法非关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几个非洲国家政府试图改变与法国的关系,并将发展和民主治理放在更优先位置。但后来这种势头开始动摇。 年,萨科齐任法国总统之初曾说:“非洲人没有充分进入历史。”这种论调不够圆滑,只取悦了老盟友。而当奥朗德年担任法国总统时,他别无选择地将重点放在了萨赫勒的安全问题上,他始终没有实施改革的政治力量。 随着马克龙的上任,法国有了一位充分意识到改革法非关系重要性的总统,他也有足够的政治力量和个人热情来完成这项任务。 年,他对布基纳法索首都的学生说,如果非洲政府希望,法国将支持法郎改革。他还邀请青年人、文化界人士等参加法非峰会,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邀请总统参加。 军事、政治等因素交织法国难让非洲满意 然而,马克龙直言不讳、挑战旧体制的态度也不总是奏效。此外,萨赫勒局势已经成为了一个溃烂的伤口。在西非,法国的军事存在有了越来越广泛的不满情绪。 尽管法国进行了大规模且持续的军事努力,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当地圣战分子的威胁,他们对当地居民和安全部队的打击仍在持续。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军事、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交织在一起。 很多人都认为,法国作为一个西方军事强国,应该有能力“解决”问题,如果做不到,就应该马上让开。这种情绪引发了抗议者封锁法国军队车队的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和公共因素导致法国不受欢迎。如法国对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提供支持,但这个区域性组织内部存在政治复杂性。 (编辑:刘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ms/10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非洲杯地理6马里与布基纳法索
- 下一篇文章: 马克龙终结西非法郎弱化法国殖民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