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评选结果公布,高洪雷《大写西域》榜上有名。这个奖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徐迟的家乡浙江南浔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报告文学类的专业奖。

就在不久之前的鲁迅文学奖评选中,《大写西域》入围前十名。而在它出版的年当年,它曾获得过太多的荣誉:年度中国好书入围图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读物,中版好书年度好书等等。

曾几何时,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驼铃声声的西域,让我们思之迷狂;曾几何时,夜阑风雨、铁马冰河、爱恨依依的西域,让我们情动于中。如今,一部纸上西域,在历史和现实间纵横驰骋,在丝路南道和北道之间游荡,人行动起来了,故事鲜活起来了,曾在那里休养生息的48个古国,楼兰、婼羌、且末、精绝……都揭开了各自的面纱,写好了自己的传奇。

汤因比说:如果生命能够重来一次,我希望生活在中国古代的西域。因为,那是一个文化汇聚的福地。

季羡林说,要正确评价一部有关历史地理的书,要看它是不是有比较固定的章法,幅员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这些方面都要涉及到。除了以上,还要看是不是能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大量的事实,确切生动。

《大写西域》,一部跟历史地理有关的书,一部全景再现西域历史地理的史话,大致符合这样的标准……

以下文字节选自《大写西域》第一编,讲的是丝路南道十一国中的扜弥:

野猪出没的地方

克里雅,维吾尔语意为“漂移不定”。不仅克里雅河漂移不定,扜弥古城神秘消失,就连拘弥人后裔——克里雅人也踪迹难寻。

光绪二十二年()1月,斯文?赫定试图弄清克里雅河最后一滴水流到哪里去了,便沿着剑一般插入沙漠腹地的克里雅河北行,在距离于田县城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块长满胡杨的孤独绿洲。胡杨林里不仅奔跑着野骆驼、野猪,还生息着一个游牧部落。他以为碰上了“野人”,便在考察日记中将他们称为“野人部落”,将绿洲命名为通古孜巴斯特——野猪出没的地方。

几年后,斯坦因也来到此地,为克里雅人做了人种学测量,尽管上千年来这里居民的皮肤渐渐变深,在白色上染上了一层太阳的金黄,但他们骨髓里仍流淌着古欧洲人血统,与远古的塞人有着人种学上的联系。如果斯坦因的鉴定没有太大出入,他们应该是年前神秘消失的拘弥国后裔。

但前几年,乡里一位名叫艾买沙迪克的老人告诉记者,多年前,一对牧民兄弟为了躲避战乱,沿着克里雅河逃到这里,用红柳和胡杨架起小屋,在河畔长期定居下来,艾买台克登住在河东,尤木拉克巴热克住在河西,渐渐繁衍成两大家族,如今已有多户,0多人,老人就是艾买台克登氏后裔。当然,这只是口口相传的古老记忆。我深信,那两位逃难而来的牧民一定是拘弥国后人。

一直以来,他们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不知今夕何夕,谁主天下。当政府工作人员找到这里,第一眼看到的,是胡杨树枝围成的、墙上抹了泥巴、屋顶覆有芦苇、屋尖置有一弯新月的清真寺……从此,这里成为达里雅布依乡。

应该感谢呀,母亲般温柔体贴的克里雅河。尽管她也会在秋冬季节偶尔断流,但水流充沛时,河水最远能流到达里雅博依乡以北40千米的地方。它不仅滋润着下游多万亩胡杨、红柳林,也让依河散居的克里雅人有了世代繁衍的保障。这里万物和谐,没有权势之别,没有贫富之分,无人计较名利,人人虔诚信教,是一块远离都市喧嚣与纷争的“世外桃源”,古老的拘弥遗民与河流、胡杨、大漠、草甸实现了充分的和谐共存。

这也许正是人类最终的也是最原始的精神追求。

离开克里雅时,当地人送给我了一盆“沙漠玫瑰”。它不是一盆真正的花,而是由方解石、石英沙、硬透石膏在沙漠戈壁中经过千万年凝结而成的外型酷似花朵的结晶体。

望着大自然这一鬼斧神工的创造,我想,扜弥城不就是这样一朵躲在大漠深处偶尔绽放的“沙漠玫瑰”吗?

书中为扜弥写下的小传是这样的:

扜弥国小传:扜弥,后名拘弥,出身于远古的塞人,大体位于克里雅河下游,南连渠勒,北通龟兹,西至于阗,东到尼雅,处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上,是丝路南道上一个拥有两万多人口的中型国家,历来是大国争夺的重点,所以有关它的故事并不鲜见。只是,故事一涉及到它,就与一个不祥的成语有关,那就是“冤冤相报”。在它名叫扜弥的岁月里,它与丝路北道上的霸主龟兹一直仇深似海,起因是担任汉朝使者校尉的扜弥王子被龟兹杀害,后来多亏汉朝为扜弥出了气。在它改名拘弥的日子里,它又和丝路南道上的霸主于阗较上了劲,拘弥王在东汉与于阗之间搬弄是非,致使汉朝西域长史杀死了于阗王。真相大白之后,于阗王的儿子寻机报复,将拘弥由万人之邦删削成了千人之国。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势力退出了西域,一直由于阗兼管的拘弥最终被“西域六强”之一的于阗吃掉。那座像尼雅一样繁忙而辉煌的宁弥城,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流沙中,连四处觅食的野狗也找不到它。我们今天在克里雅河下游找到的几座沙埋古城,没有一座能有证据说明它就是扜弥国都。

西域的48个小国,每一个都有这样的小传。

书中,还有14幅地图:

而本书的作者高洪雷,近些年在人文社出版了四本大书,题材范围有民族史,有西域史,有海洋文明的猜想,还有楼兰古国的历史。他说:

在徜徉于历史的过程中,我也在用脚丈量西域的土地,用心在感受西域的辽阔,在幽深、神秘、壮阔的历史隧道中,我甘愿种植文字的寂寞,也欣喜收获生命的多彩。我在西域自在独行,也期待更多的人把西域作为自己的精神福地。

高洪雷,生于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山东新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散文、随笔、专著,作品有《另一半中国史》《另一种文明》《楼兰啊楼兰》《风骨中国》等,代表作《另一半中国史》已被译成维吾尔文、蒙古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赞赏

长按







































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mj/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