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晴(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弟子,著名历史语言学家,德国汉堡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及佛教文献研究室主任)新疆洛浦县山普鲁出土毛毯系列研究之一内容摘要:本文从叙述逻辑角度入手,发现两幅史诗毛毯实际上巧妙地运用了《吉尔伽美什、恩基都以及冥界》的叙述逻辑。而跟随吉尔伽美什的求助之旅,我们先后与希腊神话的赫尔墨斯、冥府之王和王后不期而遇,又邂逅了赫菲斯托斯,甚至目睹了阿芙洛狄特情系战神阿瑞斯。然而,这些大神均未能帮助吉尔伽美什获得成功,均未能让恩基都重返阳间。唯有天树和娜娜女神令吉尔伽美什完成了求助。按照毛毯的叙述逻辑,天树和娜娜女神的能量超过了所有神灵,是能够令人类战胜死亡,获得永生的唯一神灵。据此,可以得出结论,这两幅毛毯展现的画卷,正是天树之下娜娜女神的宣言。一、毛毯故事的叙述逻辑《西域研究》陆续刊发的《新疆洛浦县地名“山普鲁”的传说》(以下简称《地名传说》)以及《新疆山普鲁古毛毯上的传说故事》(以下简称“上篇”)[1],初步完成了针对山普鲁出土的5块毛毯所载文字的研究,并点出了画毯的故事轮廓。这批毛毯重见天日,揭示了和田地区古代曾经流行的宗教信仰,同时揭示了人类文明传播的奇迹。“上篇”一文,仅仅对1号毯、2号毯所描绘的传说内容做了白描般的勾勒,几乎是以看图说话的模式,将两幅毛毯所表现的基本内容,与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史诗之一《吉尔伽美什、恩基都、以及冥界》(简称《冥界》)进行了类比,明确毛毯的主题,实际上整合了阿卡德语《吉尔伽美什》之第12块泥板所述之故事,以及苏美尔语泥板的伊娜娜女神和柽柳之故事。1号毯、2号毯以及3块方毯之一并出土于新疆山普鲁,几块毛毯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共同记载着被遗忘的一方文化,其中的内容非常丰富而庞大,其中沉淀的历史,十分久远。原打算以三篇文章整理完毕这些毛毯所蕴含的内容,揭橥其中所封存的文化秘密。但是,草草完成“上篇”之后,随着更多于阗语文书的解读,随着更多尼雅出佉卢文书的解读,随着丝路南道新发现的梵语文书的解读,一些久远的已经消失的文化脉络变得清晰,毛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露出了冰山一角,内涵之丰富,令人震撼。以本篇开始,笔者才真正进入对新疆山普鲁出土古毛毯的研究,将以系列文章公布研究成果。“上篇”以破开始,否定了把a层画面出现的青蓝色小人比定作印度教克里希纳之说的可能性,继而看图说话一般,游走过1号毯、2号毯的各个层面,却未能点出两幅毛毯所描绘的主旨所在。史诗,多是英雄史诗,德国著名文化记忆理论的倡导者甚至把史诗干脆称作英雄诗。若以两幅毯的画面结构而观,层层递进的画面真实可以构成史诗的进程,在今天的人看来,这就是一部以图来言说的史诗。但究其主旨,追其用意,可以发现,毛毯所述的神话故事、叙述逻辑,实际上是一特定的、尚未为我们所真正认知的宗教的宣言,服务于一特定的、尚未为我们所真正认知的宗教的仪式,是一特定的、尚未为我们所真正认知的宗教文化的核心所在。主人公出现在1号毛毯a层的中心,出现在2号毛毯的右侧,他的形象明显是跪着的。跪着,是求助的表现。主人公的这一姿态,一方面表现了他的无助,因为画面交代了故事开展的情节,此时恩基都已经进入冥界,急切盼望主人公来相救。而主人公面对冥界,他是无能的,是无助的。另一方面,主人公的跪姿表现了他在求助,他需要把朋友从冥界从死亡拯救出来,需要战胜死亡,需要起死回生。主人公无助,因为他的对手是冥界,是死亡。所以战胜死亡,起死回生,必然是这幅毛毯画面所要表现的母题。主人公求助,是因为他相信有神灵具备超度生死的方法。两幅毛毯实际上涵盖了三个层次,冥界、人间以及天神的世界。人希望借助神力,起死回生,战胜冥界。两幅毛毯,两幅画卷,表现了神话的母题之一,即追求长生,摆脱死亡,展现了人与神之间的对话。而人神的对话,意味着宗教信仰的存在。1号毯保存完整的e层以画面讲述了救赎的成功,主人公遍求神灵,最终获得了胜利,战胜了冥界。这一胜利归功于他最终求助的神灵。而这一令人起死复生的神灵,正是一特定的民间信仰所在,正是那特定的宗教文化的核心所在。这是以毛毯画卷的主旨而论。

毛毯画卷不断求助并获得成功的主题类型,也从形式上决定了画卷的叙述逻辑。这一逻辑的形式是:求助→无果,求助→无果,再求助→再无果,求助→成功,冥间的人死而复生。这一逻辑的核心,如果求助成功,叙述结束。而求助无果,反映被求的神的无能,是对被求助的神的否定。经过三次对多种神灵的否定,烘托出最终令恩基都从阴间返阳之神的伟大。这一叙述逻辑的主旨,是引导、加强民众对毛毯所拥戴的神灵的崇拜。毛毯的画卷,是用形象特征作为词语,织就了一部真正的宣言。而这一神灵是天树和娜娜女神。

本文的主旨,揭示画中的词语,揭示画卷的叙述逻辑,从而揭示毛毯画面所表达的含义,揭示毛毯所反映的宗教信仰,所体现的宗教崇拜,所代表的宗教文化。揭示和田地区古代的文化历史,揭示新疆地区的文化历史,才是研究山普拉出土毛毯的关键所在。但是,因为毛毯自身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要真正揭示毛毯所体现的于阗王国曾经兴盛的本土的民间宗教信仰,还需结合考古发现等进行研究,针对毛毯,还将撰写更多文章。二、希腊蛇神赫尔墨斯“上篇”已经将1号毯、2号毯以图像所表述的内容,定性为《冥界》的故事。这一定性,已经展现出这些毛毯具备非凡的意义。原来写在阿卡德语第12块泥板上的故事片段,以及苏美尔人留下的故事片段,在山普鲁的毛毯上得了完整的叙述。这难道不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吗?但是,如果再问,两幅毛毯以其图像,如此之毛毯的织就在古代必然费时、费工,造价在当时定然价格不菲。为何毛毯的主人投入巨大的工时和财力,小心让织工织绘出那么多神灵形象,为何毛毯的主人令人真实而不扭曲地织出了婆罗谜字母,他的用意何在?这毛毯所绘制的,似乎是一部神话,一部历史,似乎在强烈地诉说什么,很好实现了对某种传承的记忆功能。那么,这毛毯究竟要传达的是怎样的文化传承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经过对细节的辨认,对整体画面的把握,我们发现,两幅史诗毛毯的图像,只是运用了《吉尔伽美什、恩基都,以及冥界》的叙述逻辑,在逻辑之中加入了别有一番韵味的故事。还是从1号毯、2号毯的a层论起。图一:2号毯a层画面1号毯图的右下角处,与2号毯a层所展示的图案一致。2号毯所表述的则更加清晰。经过去色处理,蛇的形象清晰可见。“上篇”只是根据《冥界》故事的发展,推测椅上坐着的是一方大神,但是并未分析出其真实身份。仔细看图,可以明确一点,图像所织绘的蛇,并非座椅的扶手,而是从画框外探出的蛇头和蛇身。明显一条黑色暗条从这条蛇的头部延伸出来,好像是一条蛇口衔着另一条蛇的尾部,或者意在表现蛇口中吐出的长长的蛇信。蛇,是此神的明显标识。吉尔伽美什所求的第一个神灵,应是蛇神。既然《冥界》的故事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加之毛毯上波头纹提示着来自希腊、罗马的风格。尤其是考虑到于阗语归属于伊朗语支,以更大范围而论,则归属于印欧语系。因此,我们搜索范围,完全可以扩大到以印欧语系广泛流传的神话为背景。但是,图像的阐说自有其规律。在《冥界》故事所设定的框架之下,从叙述结构出发,以此毛毯画卷的叙述逻辑判断,此处的大神必须具备两种最基本的特征:一者,此神灵与冥界有着某种联系,此神灵或许具备起死复生的功能,因为若非如此,便不能成为求助者主人公求助的对象。二者,此神灵必然与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可起死回生的神灵或许多方存在,但是其“蛇”的特征是必须具备的。此二者,是必然的特征,缺一而不能成立。最终,在这样的框限之下,搜索的目光定格在古希腊神话的赫尔墨斯神,准确地说,是定格在原初的赫尔墨斯神,即尚未进入奥林匹亚神殿的原初赫尔墨斯。赫尔墨斯(以下简称赫神),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神灵之一。依据西方学者对希腊神话、对赫神的海量研究[2],此神的形象及功能跃然纸上。赫神是蛇神,这一定义赫然写在一篇发表于年的文章标题之中,即《蛇神赫尔墨斯和蛇杖I的巴比伦起源》[3],其文对赫神的特征以及其特征起源做了令人信服的探讨。以下这一段文字,充分借鉴了该文的观点和论述。文章认为,赫神是前奥林匹亚之神。当他名位列于奥林匹亚神殿之中,成为12神之一时,已经丢掉了他神话的主要功能。赫神应是起源于巴比伦的东方神灵。“这个原始的赫尔墨斯始终是蛇神。”在拟人化的时代之前,他以化身作蛇[4]。作为人形的原初的赫神手中持有蛇杖,以尾部缠绕在一起的两条为特征。而此种条蛇形成的蛇杖形象已经大量使用在古巴比伦的滚印图案中,使用在西亚的滚印图案中。这些印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到年之间[5]。以上述及符廷函年(Frothingham)发表的文章,文中有大量的论述和图像,笔者仅从中提取了赫神是蛇神的结论,这是因为,尽管学者们对符廷函双蛇杖的最初所代表的意义有不同意见,但赫神体现了印欧语系民族所普遍存在的对蛇的崇拜,原初赫神的形象起源于古代巴比伦的蛇神,如此观点似乎得到了大多学者的认可。赫神的第二个特征或者功能完全符合毛毯叙述框架的需要。荷马史诗《奥德赛》定义他是“宙斯之子,引路神,施惠神”[6]。这里所谓的引路神,实际上是指人死后的灵魂前往冥界的引路人。所以常见赫神拥有一个特定修饰语、同位语,即HermesPsychopompos,“赫尔墨斯,灵魂的引渡者”[7]。这也就是说,赫神是冥界的神灵。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一段描述,表现了赫神的这一功能:“他们正互相交谈,说着这些话语,弑阿尔戈斯的引路神渐渐向他们走来,驱赶着被奥德修斯杀死的求婚人的灵魂。”[8]而《伊利亚特》第24章第-节有赫神的出现,被认为是死亡临近的先兆。例如第-:“因为夜色已降临,大地苍茫一片。传令官看见赫尔墨斯的身影在近处,便对普里阿摩斯这样低声说道:‘达耳达诺斯的后裔,你的考虑,这里有事情。我看见有人,我担心我们快要被杀死。’”[9]有从事古希腊考古艺术研究的学者认为,大约在公元5世纪时,赫神常常出现在墓碑之上,因为他是灵魂的引渡者。作为能够跨界的神灵,赫神引导人死后的灵魂到达冥界,掌控着“上界”和“下界”之间的“交通”[10],将阴阳两界分割开来。赫神的这一链接阴阳两界的角色,确实是求助找回灵魂的最好的对象。关于赫神可以自由往来冥府和天庭,最好的描述在荷马所创作的对德墨忒尔的赞美诗中,关于这个故事,下节有专门叙述。这里要绍介的情节,来自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当波斯帝国的太后祈求冥界的神祇放回波斯大帝大流士的灵魂时,她所祈求的神祇是地母和赫尔墨斯[11]。再回到毛毯a层。依据毛毯故事的逻辑发展,a层右下角坐着并有巨蛇陪伴的神灵,是主人公求助的第一个神灵。这个神灵必须与冥界有直接关联,因为此时,主人公要救赎的朋友此刻已经进入冥界。如上所述,赫神的特征符合图像的描述,他是可以跨越阴阳两界的神灵。按照符廷函的研究,赫神还应该有古巴比伦的原形,是名叫Ningishzida的神灵[12]。但是无论Hermes,还是Ningishzida,他们的名字及其变化了的形式全没有在于阗语文献中留下痕迹。实际上,不论a层的这个蛇王兼跨越阴阳两界的大神叫做什么,无论我们是否掌握他的真实姓名,皆不可殃及毛毯画卷所传达的宗旨。因为,以《冥界》叙述逻辑而论,这个神不能帮助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实现所求,他不能将恩基都从冥界带回阳间。这里权且把a层出现的神灵叫做赫神,而赫神没有能力让恩基都返阳,才是这一层故事的逻辑核心所在。换句话说,如果吉尔伽美什遇见赫神便成功救出恩基都,那么也就没有了随后求助的必要。从此逻辑出发,还可以判断出,赫神不是吉尔伽美什崇拜的神灵,不是毛毯画卷所宣传的真正的宗教崇拜。三、冥界的王后与王如果将笔者在“上篇”对1号毯、2号毯b层的描述看做是纯粹的看图说话,看做是纯粹的发挥和想象,因而没有任何学术意义的话,那么现在揭示的1号毯、2号毯所真实表现的,其内涵之丰富兼浪漫,任何描绘的语言皆显得苍白而词不达意。图二:上下图为1号毯、2号毯b层画面画卷上,左起第二者从裙装、头饰等判断,俨然是个女神。此画中女神正是希腊神话中最令人浮想联翩的女神:Persephone,汉字音译“佩尔塞弗涅”(以下简称佩女神)[13],别名Kora“科莱”。由此可进一步判断,1号毯b层画面中间的、位于佩女神右侧的,正是希腊神话的冥界之神哈得斯,他的王者身份,尤其以冠冕而凸显。鉴于中国读者大多不熟悉希腊神话,还是让我们先偏离毛毯的画卷,回到希腊神话的世界,概要叙述关于佩尔塞涅的神话,以及她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以便当我们再回到毛毯的画卷时,更加能够领略毛毯画卷的神奇。德墨忒尔、佩女神是一个神话的两个核心人物。早在公元前7世纪,荷马已经用赞美诗完整的讲述了这一对神话母女的故事。德墨忒尔是希腊神话的地母,是丰产女神。奥林匹亚之王宙斯和丰产女神共同养育了女儿——佩尔塞涅。佩女神出落成少女之后,与同伴采花。地上开遍的水仙花雪白晶亮,香气直达天上,她弯腰采摘,触到大地,此时大地裂开,冥界之王哈得斯将其掠走,惊叫声惊动了她的母亲,丰产女神手持火把,遍寻爱女,最后是太阳神将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她。德墨忒尔伤心之下令大地荒芜,万物不生。宙斯只好委派使者赫尔墨斯前往冥界,将佩女神接回神殿。冥王哈得斯允许佩女神返回,却让她吃下了甜美的石榴。如此一来,佩女神虽然一年有半年可以返回阳间,却永远做了冥王哈得斯的王后。因为佩女神回归,大地才能重返生机,因此佩女神还是春天之神、植物之神,而当她回到冥界时,则是冬天来临,大地荒芜[14]。现在的希腊国首都雅典近郊,有一座小城叫做Eleusis(埃辽西斯,以下简称“埃城”),现在是希腊的工业中心之一,那里却曾经是最古代的希腊秘密宗教的信仰地,是对丰产女神和佩女神祭祀礼拜中心。有学者认为,对丰产女神母女的宗教信仰礼拜仪式可以追溯到新时器时代,可追溯到公元前年时于克里特岛、埃及、阿纳托利亚高原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所发生的农耕变革。而在埃城发掘出的最早礼敬丰产女神的地下小屋,建于公元前年。在古代希腊,最大的宗教节日正是为了埃城的秘密宗教。届时朝拜者从希腊的四面八方来到埃城。公元前7世纪,雅典强盛,成为希腊的军事和政治的中心。政治家梭伦(Solon公元前-)扩建了丰产女神的圣龛所,周围建起高高的围墙。这神龛所于公元前5世纪时再次得到扩建,以可以容受数千的朝拜者。公元前5世纪前期,这一圣地毁于波斯战争之火,又于前年得到重建。公元前年到年,是希腊文化风行于地中海世界的时代,从公元前到公元年,又是罗马人的时代,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对丰产女神的崇拜曾经广泛流传于地中海世界。年,统一的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统治者狄奥多西(Theodosius)下令禁止帝国之内的男人和女人朝拜除基督父子以外的任何神灵。年,哥特人在西哥特王阿拉里克(Alaric)的领导下洗劫希腊,摧毁了丰产女神的圣龛所。但希腊民间对丰产女神礼拜习俗从来没有间断过[15]。用希腊语记载的丰产女神与佩女神母女的神话,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16]。而详尽版本的则出自公元前7世纪诗人荷马的笔下,即《献给德墨忒尔的赞歌》。丰产女神和佩女神母女的神话在西方可谓尽人皆知,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希腊神话。美国著名的神话学家布尔芬奇(Bulfinch)曾经这样评价这部神话:“毫无疑问,这个关于丰产女神和佩女神的故事是个喻意。佩女神象征稻谷的种籽,如果撒入大地,便封存在那里。这就是她被地下之神掠走。种籽发芽,这就是佩女神回到妈妈身边。春天引导她来到白日的光明。”丰产女神母女的神话反映了古代希腊人的抢婚风俗,而且涉及到母女的情感,环绕佩女神的诸多主题尤其为西方艺术家所青睐,成为他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例如莎士比亚的《冬天的神话》,又例如19世纪初期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英国诗人丁尼生(Tennyson)所创作的诗歌《德墨忒尔与佩尔塞弗涅》。丁尼生的晚辈,英国小说家梅瑞狄斯的第一部《诗集》有诗歌《山谷中的爱》,正是以佩女神的神话为题材而创作的。笔者认为,值得说道的还有一部芭蕾舞剧。年,因为非常迷恋围绕佩女神的神话,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编舞者阿仕顿(Ashton)在他创作最辉煌的年代编排了芭蕾舞剧“佩尔塞弗涅”,甚至要求领舞者能用法文念诗。在阿仕顿看来,佩女神是人间的四月天,如春天般鲜嫩而无瑕,即使在阴间,也能为灵魂带来温暖和光明,她行走到哪里,哪里百花开放。[17]。在多少有些任意地了解了西方世界对佩女神母女的崇拜,以及这一神话对西方文学、文艺作品的影响之后,让我们再回到山普鲁出这神奇的毛毯上出现的佩女神及其她的夫君,冥界之王哈得斯。图三佩女神与丰产女神图四右起第二者是佩女神希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含有佩女神形象的造像为数不少。这里引用一句从广泛流传的维基网络版本的描述吧:Persephoneisinvariablyportrayedrobed,oftencarryingasheafofgrain[18].“佩尔塞弗涅的形象总是一成不变的着裙装,常常持有一束麦子”。例如下面这一幅图源自埃城的浮雕[19],那里正是丰产女神和佩女神的信仰中心。这幅浮雕,尤其重点描绘了佩女神手中的那一束麦秸加麦穗。麦秸部分尤其被描绘得粗壮、硕长。图四也是引自同一篇文章[20]。这两幅图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麦穗部分明显较小。出现在1号毯、2号毯b层、位于中心部位的女神形象,裙装,她的右手明显持着什么。她手中所持,应正是一束带着秸秆的小麦。这一束小麦,麦秸部分明显超长,一如图三、四所见到的。而麦穗部分则特别使用了黄线织就。鉴于这女神手中所持,与希腊神话所描绘的一般无二,这是笔者将其比定为希腊神话中佩女神的第一层依据。还应补充说明,除了女神手中持有的一束麦,1号毛毯画卷的佩女神头上还有一缕亮黄色的装饰,这也应该是麦穗的冠。第二层理由则更加富余故事性,充分展示了毛毯画卷故事构思编篡者具备非凡的创作才能。根据荷马传世的神话,佩女神先是受到了水仙花的诱惑,在采摘水仙花的时候,大地打开,被冥界之王掠走。由此看来,水仙花对于佩女神是意义非凡。她与冥界的哈得斯王,正是因为这种花。从此她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住在冥界。按照毛毯画卷的情节,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在恳求赫尔墨斯未果的情形下,转而来求助于佩女神。那么,他如何可以敲开冥界的大门,见到佩女神呢?毛毯b层左侧,吉尔伽美什的右手高举着一朵青蓝色的小花。笔者曾经认为,这是他获得的草药。但当这样的判断面对毛毯画卷的逻辑时,已无立锥之地。这朵青蓝色的小花,应该是吉尔伽美什敲开冥界王府的方便之法。之所以将白色的水仙花用青蓝色织就,是因为毛毯充分运用了色彩的语言,这花的用色与正在冥界的青色小人的着色是一致的,它是冥界的象征。果然,青蓝色的水仙花,让主人公遇见了佩女神,喜爱水仙的佩女神迎面朝向他。这里不由得联想起另一桩希腊神话故事,另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这便是《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克》的生死之恋,女主人公欧律狄克是在弯腰采花时被蛇咬伤而进入冥界,而英雄俄耳甫斯用他的歌声感动了佩女神,让他带走了欧律狄克的亡灵。

如果上述两层理由不足以说服,那么书写在1号毯b层上的三个于阗语字则真正是点睛之笔。三个字母用天蓝色织就,第一个字母位于主人公与佩女神的头部之间,第二个字母在佩女神与冥王之间,第三个见于哈得斯与其左侧的女神之间。运用图片加工软件,从毛毯上抠出,并整合在一处,得到Hadīv?一词。如果仅有dīv?,则是阳性单数第一格,来自梵语的dvīpa-“岛,洲”,例如《赞巴斯特之书》[21]第16章,第38句有tcūratas?dīv?uttarūv?,译作“四四方方的北俱卢洲”。而hadī则可以是希腊语的hadēs经过变化而成就的于阗语词,因为尾音s或者应加强,或者脱离,而元音ē变成ī的可能性极大。笔者认为,hadīv?是希腊词hadēs与梵语借词dīva-融合而成就的一个于阗语词。用语言学专业术语,这是经过haplology“重复音略读”而形成的词,用符号加以简化:(Hadēs+dīva-)hadīva-“冥界,冥洲”。

选择直接使用希腊语的hadēs来构成复合词hadīva-,以特指希腊神话的“冥界”之概念,显示了古代于阗人高度的哲学思辨意识。这是因为,一方面,希腊神话的冥界以海相隔,而本文第一节谈到的赫尔墨斯,正是负责将亡灵从此岸摆渡到彼岸的神灵。因此,虽然希腊神话的冥界在地下,但一海相隔,恰可视作是一岛、一洲。另一方面,于阗古国曾经拥有大量居民百姓信奉佛教,而周边地域在公元5世纪时也是尽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信仰。如果使用佛教概念的“地狱”之词,会造成对希腊神话系统的误解。而希腊神话的“冥界”之概念,与佛教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分属于不同的宗教。

顺着毛毯画卷的叙述逻辑走,1号毯、2号毯的b层显示,尽管吉尔伽美什用青蓝色的水仙花敲开了冥府的门,而冥界的大神却未能令他如愿。所求未能实现,吉尔伽美什转而向其他神灵求助。注释[1]《地名传说》见《西域研究》第4期,第1-8页。“上篇”见《西域研究》年第1期,[2]希腊神话的领域,原是笔者不大熟悉的。在琢磨毛毯图像的内涵时,在撰写本文时,笔者只能参阅、引用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是,从能够阅读到的文献看,赫尔墨斯的形象与毛毯所描绘的最为接近。[3]A.L.Frothingham,“BabylonianOriginofHermestheSnake-God,andoftheCaduceusI”,AmericanJournalofArchaeology,vol.20,no.2(Apr.-Jun.,),publishedbyArchaeologicalInstituteofAmerica,pp.-.这篇文章的作者曾经是普林斯顿大学古代艺术和考古的教授。(以下简称Frothingham)[4]Frothingham,第页。[5]Frothingham,第页。[6]王焕生译《荷马史诗·奥德赛》(简称《奥德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重印本),第页。[7]例如:AngelikiKosmopoulou,“AFuneraryBasefromKallithea:NewLightonFifth-CenturyEschatology”,inAmericanJournalofArchaeology,vol.,no.3(Jul.,),pp.-.(以下简称Kosmopoulou)具体引用例如第页。[8]弑阿尔戈斯者,指赫神。引文摘自王焕生译《荷马史诗·奥德赛》(简称《奥德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重印本),第页。[9]罗念生、王焕生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简称《伊利亚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重印本),第-页。[10]原文:Hermes...controlsthetrafficbetweentheupperandlowerworlds.Kosmopoulou,第页。[11]《埃斯库罗斯悲剧全集》,张炽恒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第页。[12]Frothingham,第页。[13]使用了《神谱》的译名。赫西俄德,《神谱》,王绍辉译,张强校,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第页。以下所用希腊神灵的名字全部依照《神谱》,不再说明。[14]《献给德墨忒尔的赞歌》有多种英译本,例如N.J.Richardson,TheHomerichymntoDemeterbyHomer,Oxford,。[15]这一段落主要摘引自MaraLynnKeller,“TheEleusinianMysteriesofDemeterandPersephone:Fertility,Sexuality,andRebirth”,in:JournalofFeministStudiesinReligion,vol.4,no.1,,pp.27-54(以下简称Keller),详见第29、30页。[16]Keller,第29页。[17]GeraldineMorris,“‘Persephone’:Ashton’s‘RiteofSpring’”,DanceResearch:TheJournaloftheSocietyforDanceResearch,vol.24,no.1,,pp.21-36.具体见第25页。[18]见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mj/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