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肥胖、脂肪肝正逐步“低龄化”

自从做了妈,整天担心宝宝是不是饿了瘦了,生怕一个差错,宝宝的发育就跟不上了。但有时候,孩子胖嘟嘟的,长得快,也很有可能是不健康的表现。

最近疫苗君刷到一条新闻,杭州的一名男童小帅(化名)在10岁的年纪,身高已经达到1.5米,体重更是高达68公斤,最让人惊骇的是,小帅的胸部渐渐隆起,甚至直逼“D罩杯”,连骨龄也超出生理年龄3年。

(图源:钱江视频)

除此之外,仅有10岁的他,已经被诊断为轻度脂肪肝。

看到这边,你是否会下意识地以为是他平时吃了太多薯片之类的油炸膨化食品?

然而,据小帅妈称,她平时对他的饮食控制比较严格,像饮料、薯片这些基本不会给他碰。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了?

原来罪魁祸首竟是,小帅特爱吃主食,每次用餐都要吃上两大碗米饭。

(图源:钱江视频)

没想到米饭、面包这些淀粉类食物,也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无独有偶,杭师大附院团队也曾接诊过一个8岁男孩,入院时已重达90公斤,并确诊为中度脂肪肝。专家称,如果不及时治疗干预,等男孩到了40岁,就很可能会发展成肝癌。

专家团队称,近年来儿童因肥胖导致脂肪肝的案例不计其数,其中最小的患者仅有3岁。

今年发布的全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中显示:

6至17岁儿童肥胖率接近20%,10%至15%患有脂肪肝,已接近年成人脂肪肝发病水平;而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在10%左右,5%患有脂肪肝。

(图源:摄图网)

由此可见,肥胖、脂肪肝已逐步“低龄化”,各位宝爸宝妈也要及时管控好宝宝的体重和身材,宝宝小时候吃胖了,大了只会负担加剧,身体也会变得更差。

健康就好,未必一定要追求肉嘟嘟。

02

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

关于儿童肥胖,绝大多数为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致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而引发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主要危害如下:

第一,肥胖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常有疲惫感,认知能力下降。

其次,很可能会累及全身系统的各个脏器和器官,引起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性早熟等疾病;同时,也增加了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误区,很多人只以为过瘦是营养不良,但实际上,肥胖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营养不良。

肥胖儿童是能量过剩,但体内微量营养素并不乐观。往往较正常体重儿童更易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

除了生理上的危害,还会引发心理上的障碍。

比如害怕被嘲笑而不愿意和其他儿童一起玩,从而导致自卑、胆怯和孤独等心理问题。

那么,怎么做才能有效“减肥”呢?

03

肥胖儿童应如何减肥?

首先,需要判断孩子是否肥胖,目前有两种方法评估儿童肥胖:

BMI法:

(图源:卫健委)

表中筛查的标准是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计算的结果跟表中的数据对比,就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家孩子的体型属不属于肥胖了。

身高标准体质量法:

又称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本方法以身高为基础,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质量,超过该标准体质量的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要减肥,疫苗君建议主要在宝宝的饮食和运动上下功夫。

饮食方面,刚开始不宜求快,先以不增加体重为目标,帮助孩子逐步减少能量摄入。

在确保孩子日常发育需要的前提下,控制饮食摄入,纠正不良习惯,并选用低能量、低脂肪、低糖的饮食。

在合理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再增强体育运动。应保证每天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游泳、跳舞、球类运动等。

(图源:摄图网)

同时,要减少久坐,没事就站起来活动活动,保证作息规律,一天之内不要接触电子产品2小时及以上。

减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相互鼓励,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提高自制力,让他学会自我管理,同时,如果是性格孤僻的孩子,应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改变自卑的性格。

在减肥的过程中,需严记一点,不要使用药物和过度饥饿,循序渐进才是最好的办法。以及,要记得给孩子定期体检,时刻监测孩子的身体状况。

▍图片:钱江视频、摄图网等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siteera.com/bstefz/8918.html